全面深化改革要“与民共话”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在改革的征途中,广大党员干部要将人民至上的理念深植于心、践之于行,始终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确保改革的方向不偏、力度不减、成效显著
问需于民,以“民声”为改革导向的“风向标”。“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全面深化改革,首要在于倾听人民呼声,把握人民需求。人民群众是改革的受益者,更是改革的参与者。党员干部应当时刻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深入田间地头、街头巷尾,倾听群众的肺腑之言,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忧所盼。“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只有真正走进群众,才能听到最真实的声音,找到改革的痛点与盲点。在改革决策的制定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将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社保等民生领域作为改革的重点,确保改革举措精准对接人民需求,让改革的春风吹进千家万户,温暖人心。同时,要建立常态化的民意收集机制,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及时捕捉民意的微妙变化,确保改革始终与人民的需求同频共振,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问计于民,以“民智”为改革破局的“金钥匙”。“没有人民支持和参与,任何改革都不可能取得成功。”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汇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改革智慧的源泉。党员干部应当深刻认识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真谛,充分利用群众路线的优势,广泛征求群众意见,集思广益,群策群力。通过召开村民大会、社区论坛、在线问政等多种形式,搭建起政府与民众沟通的桥梁,让人民群众成为改革的“智囊团”。正如《韩非子》所言:“一手独拍,虽疾无声。”改革不能唱独角戏,需要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和积极贡献。党员干部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真诚地向群众学习,从他们的实践经验中汲取智慧,从他们的创新创造中寻找灵感,让改革方案更加接地气、更具可操作性。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改革措施既符合实际,又深得人心,为改革的顺利推进奠定坚实基础。
问效于民,以“民评”为改革成效的“度量衡”。“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全面深化改革的成效如何,最终要由人民群众来评判。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以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为标尺。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机制,通过第三方评估、群众满意度调查等方式,客观公正地评价改革成效。“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广大党员干部要将人民群众的意见反馈作为改进工作的“镜子”,及时发现并纠正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要始终保持“赶考”心态,以钉钉子精神,一项一项抓落实,一件一件见成效,确保改革红利持续释放。同时,要注重改革的持续性和长效性,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确保改革成果能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让人民群众在改革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李鑫)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