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飞天评论 >> 热点观察

“在外互助父母协议”有助于全社会尊老助老

2024-10-25 14:39 来源:中国甘肃网

 “你帮我父母,我帮你父母。我自愿签署‘在外互助父母协议’,在生活中帮助遇到困难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近日,有很多年轻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这样的文字或视频。“在外互助父母协议”是一种网民自发组织的活动,旨在鼓励人们在遇到需要帮助的老人时,主动伸出援手。这个协议没有硬性约束,全凭自愿,是一种君子之约,通过网络平台自发约定,年轻人自愿签署,并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这一约定。 (《北京青年报》)

  现实生活中,许多年轻人为追求自己的梦想,背井离乡在外忙碌和打拼,对父母的亲情陪伴成为一大难题。签署“在外互助父母协议”,既是帮助他人,也是帮助自己,无疑是一股社会暖流。此举在一定程度上纾解了亲情陪伴难题,参与者越多,就有越多的老年人和年轻人从中获益,从而形成良好的正向循环,对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年轻人在外打拼工作繁忙,没有时间和精力回家陪伴父母。要么,考虑到路途遥远和费用等问题,仅在逢年过节的时候才回家陪伴父母几天;要么,在城市打拼得不够理想或囊中羞涩,羞于回家面对父母和亲朋好友,等等。以上种种因素,导致年轻人回家陪伴父母的时间越来越少。有调查显示,近六成年轻人一年陪伴父母少于10天,也就不足为奇了。而父母在一天天老去,亲情陪伴则显得尤为重要。随着“空巢家庭”日益增加,亲情陪伴问题更为凸显。

  事实上,“在外互助父母协议”并没有法律效力,但通过使用“协议”的形式,实际上赋予了“在外互助父母”一种仪式感,有助于他们更多地观察老人的需求,并在合适的时候去向陌生人提供帮助。这样的“在外互助父母协议”,让年轻人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约定,为有需求的老人提高陪伴或帮助,对于全社会尊老、助老来说,都有非常积极的作用。此外,“协议”并非完全单方面付出,对于参与者来说,也期待他们的父母能够得到其他年轻人的帮助。

  尊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关爱老人、帮助老人是中国人数千年来的优良传统,并非网络时代的特例。如今的社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老年人可能会遇到很多科技“鸿沟”引发的生活难题。即使没有科技的障碍,因为老年人身体条件相对较差,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也更容易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年轻人通过签署“在外互助父母协议”,是以一种新的方式,表达了对父母的关爱和对家庭责任的承担。这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互助模式,也有助于营造全社会尊老、助老的良好氛围,让老年人不再孤独,能够老有所依、老有所助,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在倡导类似社会互助关爱老人的同时,如何进一步纾解亲情陪伴等难题,还需社会多方破解。其一,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应为年轻人回家陪伴父母,创造一些便利条件,比如落实带薪陪护假、探亲家等,让他们回家看望和陪伴父母,没有经济负担和压力,而成为一种愉快的放松和休闲方式。其二,尽快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构建一套完善的养老保障体系,并在政策上予以适当倾斜或优惠,鼓励多方大力建设公益性养老机构,并推行社区邻里之间相互照顾的“互助化”养老模式等,让每一位老人都能在社会的关爱下安享晚年。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