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飞天评论 >> 热点观察

都“来了一亿人”?网文造词不能“张口就来”

2024-05-07 17:29 来源:中国甘肃网

  “假期的第一天,看了山和海,人山和人海!”“在大量人群中发现了少量景色!”5月2日,“五一”小长假的第二天,各地游客的热情没有丝毫减弱。据媒体报道,在社交平台上,网友都是在比人多,众多城市都有“来了一亿人”的感觉。

  近期,随便上网搜索一下就能发现,号称“来了一亿人”的城市真不少,西安、南京、长沙、成都、昆明、杭州、重庆、贵州、武汉、南昌、银川等名列其中;网红城市淄博、河南开封“王婆说媒”现场,也喊出同样的“豪言壮语”。

  “来了一亿人”是谁最早喊出来的不得而知,但越来越多城市以如此夸张用语形容极高人气是不争事实。从最初的网友跟帖,到如今社交媒体、主流融媒体跟进,似乎不用“来了一亿人”,就无法用精确语言表达人数之众。一些旅游城市、著名景点,似乎不喊出如此“豪言”,已无法形容其人气之旺、吸引力之强。细究起来,动辄说“来了一亿人”,看似“一目了然”,实则并不严谨,值得商榷。

  首先,从修辞学角度分析,夸张是对事物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一般不涉及实指数字。而“一亿人”含义则有表达实体数字之意,并不适合夸张修辞。一些网文说“来了一亿人”,与其说是夸张,不如说是夸大,与夸夸其谈无异,同修辞学意义上的夸张手法“相去甚远”。

  其次,从网络造词方面看,动辄说“来了一亿人”并不规范,注定缺乏“生命力”。网络热词作为一种新兴语言形式,蕴含特定时代语义,一般具有简洁、鲜活、形象生动等特点,如“躺枪”“佛系”等凝聚网民智慧,能迅速引发大家共鸣,令人看后心领神会。而“来了一亿人”却把夸大当夸张,让人不免有虚假、蹩脚之感,不具复制及流传价值,不可能像“躺枪”等词一样被补充收入《现代汉语词典》。

  我国文字博大精深,要表达一个地区人数众多,有许多生动形象的词语可用,且常用常新。网络用语作为社会语言组成部分,虽然可以相对轻松幽默些,但网文造词不能生搬硬造、“张口就来”,而应遵循相应语言使用规范,既经得起时间考验,也经得起语法语义推敲。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