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飞天评论 >> 飞天网评

【地评线】飞天网评:以高质量数字化推进开放教育现代化

2024-01-30 17:10 来源:中国甘肃网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开放教育作为继续教育的重要形态,是推进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建设的重要力量。如何提供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终身教育,促进人的全生命周期公共服务优质共享,助力学习型大国建设,是开放教育现代化的一道必答题。

   以人本价值为导向释放开放学习新需求

  当前,我国开放教育以承担成人学历教育为主,在满足成人学历与技能提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随着人口老龄化与少子化的双重压力以及高等教育的普及,成人学历教育市场需求的自然增长势必持续下降,非学历教育需求的自然增长不断增加。未来,开放教育的需求侧势必从过去青壮年成人学历教育转向全龄人口的非学历教育。与学历教育不同,非学历的学习需求具有职业性、多样性、生活性与个性化等特点,不仅要满足学习者生存与职业提升的需求,更要关注学习者自我价值的实现。“开放”的核心是促进人的发展,面对学习者学习动机与需求的变化,必须探索新的教育供给方式。

  一是坚持“技术导向”赋能“教育价值”的理念。开放教育与信息化相伴共生,是信息技术推动教育变革的产物。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变革,我国的开放教育形态也经历了从初级到高级的多阶段发展。从早期的“广播+教育”和“电视+教育”到现代的“互联网+教育”和“人工智能+教育”。这种转变不仅仅是技术应用的创新,更是教育理念的革新。技术赋予教育新的可能性,使得教育更为开放、个性化和普及。但在这背后,真正的核心是如何利用技术为教育价值服务。“技术导向”并不意味着盲目地追求技术或者以技术为中心,而是要清晰地认识到技术与教育之间的关系,坚定地以“教育价值”为核心。技术应当成为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推进教育创新的工具。只有当技术真正地服务于教育的核心价值时,开放教育才能发挥其最大的潜力。为此,开放教育在应用新一代教育技术的同时,更要在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内容等层面上全方位、系统性改革。

  二是构建全龄友好的开放学习新空间。如今,开放学习空间早已突破物理空间和社会空间的局限,实现了网络化、平台化,使学习者能够在任何地点、时间获取优质教育资源。这样的学习方式可以让学习者更加灵活地安排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联合国《变革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出“提供全纳和公平的优质教育,让全民终身享有学习机会”的发展目标,强调所有人都应有终身学习的机会。为此,在开放学习空间的建设中,不仅要满足学生的需求,更要兼顾各年龄段的学习者,真正做到全龄段的友好。这意味着,不论是儿童、青少年、成人还是老年人,都能在这样的开放学习空间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源和方式。全龄友好的开放学习空间要求我们在内容设计、技术应用和教学方法上进行深度的融合和创新。在设计全龄友好的开放学习空间时,应考虑到不同年龄段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对于儿童,学习内容应以趣味性和游戏化为主,以激发他们的兴趣;而成人的学习则需要与职业发展和生活实践紧密结合,帮助他们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和工作中。

  以数字化为引擎推动开放学习形态变革

  数字革命的浪潮不断加速教育变革,新的教育、学习场景不断涌现,为教育的系统性变革带来无限可能。基于开放学习需求的市场变化,必然要求学习形态的变革。传统上,面对学历教育的开放学习形态,在目标、形式、任务等方面已无法完全满足全龄段的非学历学习需求。面对新需求的释放、新空间的塑造、新形态的变革,开放教育必须以整体性变革推动人才培养。

  一是构建更加高效、个性化的智能教学体系。新的课程观、课程定位呼唤新的教学理论与教学方法。突破知识传授桎梏的课程变革,教学的作用不再仅仅是单纯地传递知识,而是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实践与思考,使他们成为真正的知识创造者和应用者。在这一过程中,人工智能技术为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潜力。数字技术已经成为推动教育创新和发展的关键,不仅改变了现有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它促进了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转变。为此,要以教育技术应用为抓手,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为中心的新型教学体系,以学生能力培养为目标,强化基于情境的自主学习机制。为此,建设开放共享学习资源,要重在开发应用智能学习分析技术,构筑开放互联的协作性学习空间,重构以核素养提升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形成自主学习导向的教学模式,构建智慧型学习场景,实施个性化闭环学习评价。

  二是搭建基于算法的个性化课程推荐系统。开放教育以网络学习为主,本质是为学习者提供大规模开放式学习平台,为学习开展个性化学习提供选择。因此,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更符合学习需求的课程体系是开放教育现代化的关键。为此,要利用5G、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等新一代技术,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提供适需的学习内容。系统分析学生的历史学习数据、学习偏好、专业背景以及长期、短期学习目标。基于算法,为学生推荐与他们当前知识水平、兴趣和目标相匹配的课程。另外,算法推荐系统还应具备社交功能,鼓励学习者之间互动交流,分享学习经验。基于此,学习者不仅可以从推荐的课程中获得知识,亦可从其他学习者获得启发和支持。然而,尽管算法推荐有着巨大的潜在价值,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风险,如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算法的公正性和透明度等。因此,必须在技术层面进行数据加密,确保为学习者提供高质量的学习资源以及安全和可靠的学习环境。

  以知识全谱系整合开放学习资源供给体系

  实践证明,单纯的学校教育体系已不足以满足当代社会多样化、个性化的开放学习需求。在知识更新加速、技能要求日益细化的今天,单一的教育模式已经难以适应人们多元的学习目标。尽管开放大学在提供更为灵活的学习时间、方式和环境方面做出了许多努力,但它仍然受限于传统的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和评估机制。面向终身学习的开放教育体系必须整合蕴含于全社会的优质教育资源,才能够真正满足“人人可学”的需要。

  一是整合全谱系、全社会的优质教育资源。《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实施教育大资源共享计划,推进开放资源汇聚共享,打破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的传统壁垒,为各级各类学校与学习者提供海量、适切的学习资源服务。为此,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彻底打破开放大学与传统大学、职业教育、社区教育等不同教育形态之间的界限和壁垒,形成一个互通互补的大型教育资源共享网络。政策层面明确各种教育形态之间的定位与功能,建立一个公平的竞争和合作机制,鼓励各种教育资源的开放、共享和流动。管理层面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资源整合、调配和共享机制,确保各种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有效利用。技术层面需要开发一套高效、稳定、安全的教育资源管理与交互系统,确保资源的快速、准确、安全传输和应用。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全谱系、全社会的教育资源整合,为所有学习者提供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开放、平等、高效的学习环境。

  二是建立适需的数字化学习资源服务体系。《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了要创新教育服务业态,建立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依托先进的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手段,构建起一个切实符合学习者需求的数字化资源服务体系。这一体系不仅局限于传统的课程和教学资源,更要涵盖多种形态的学习内容、实践活动以及互动交流等,满足学习者的多样化、个性化和终身化的学习需求。在建立适需的数字化资源服务体系时,关键在于将先进的大数据技术和学习分析工具作为基础,以深入挖掘学习者的偏好、能力和学习轨迹,从而实时提供最匹配的学习资源和建议。此外,要加强数字化资源服务体系的开放性和互动性同样重要,鼓励学习者参与资源的创建、评价和分享,共同推动知识的创新和应用。总体而言,建立一个以学习者为中心,结合信息技术和大数据手段的开放、个性化、高效的学习环境,是推动教育信息化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关键所在。

  (作者:方伟军 浙江开放大学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