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度铸就高度,中国高铁从“追赶”到“领跑”
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了解到,今年前11月,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407亿元,同比增长7.4%,截至2023年11月30日,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超15.55万公里,其中高铁4.37万公里。(人民日报)
中国高铁由“引进来”厚积。高铁是交通运输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国家工业化水平的重要体现。我国高铁发展虽然比发达国家晚40多年,但经过几代铁路人接续奋斗,实现了从无到有、从追赶到并跑、再到领跑的历史性变化。遥想百余年前,铁路刚刚进入中国,一度被认为“烟伤禾稼,震动陵寝”。而今天,当我们体味着这片土地上纵横交错的铁路网,感受着城市与城市之间咫尺可抵的脉搏,伴随着“复兴号”稳健的步履,如同行走在通往复兴的康庄大道上,可以说,中国铁路一路发展到今天,见证着民族的沧桑巨变。
中国高铁由“走出去”薄发。十多年高铁科研实验和技术储备,十多年大规模高铁建设与运营,中国铁路系统掌握了高速铁路工程建造、高速动车组、列车控制、牵引供电、运营管理、安全风险防控、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成为世界上仅有的几个具备从勘测、设计到建设和运营管理,全面掌握高铁完整技术的国家之一,具备了走出国门的实力与优势。随之我们在世界5大洲的数10个国家进行铁路合作,其中中老铁路、雅万高铁、中泰铁路等项目有力推动了我国铁路技术标准和全产业链实现整体走出去,中国铁路的国际影响力得到提升。
中国高铁由“加速度”领跑。今年11月以来,国铁集团统筹建设资源,加强施工组织,强化安全质量控制,科学有序推进铁路建设,一批新线陆续建成投产,铁路建设跑出了“加速度”。截至目前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超15.55万公里,其中高铁4.37万公里。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也就是说高铁里程基本可以绕赤道一圈,加之我们的高铁时速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所以我国的高铁已经在世界大跑道中“领跑”。中国铁路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渐入佳境。如今中国铁路以兼容性好的标准体系、通用性强的建造技术、适用性广的装备制造技术、系统性优的运营管理技术,建成并运营了3.8万公里高铁网络,打造出技术先进、安全可靠、性价比高的“中国铁路”品牌和高速、安全、正点、便捷、舒适的“中国高铁”形象。
回顾过去,我们无不感受到祖国在铁路建设方面的努力和成就。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交通强国”战略下的中国高铁将继续书写辉煌的篇章,通过“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为国家和人民带来更多的幸福与期待。(马喜)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