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四下基层”这把“金钥匙”
“四下基层”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宁德工作时亲自倡导并大力推行的工作制度,是践行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和群众路线的重要载体。在主题教育之际,党员干部更要厚植为民情怀,办好民生实事,弘扬优良作风,用好“四下基层”这把“金钥匙”,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让“四下基层”成为聚民心的“金钥匙”。“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充分诠释了人民利益是我党全部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之源、胜利之本。不少基层干部坦言,农村基础条件不够好、群众思想不够开放等等,认为农村工作太复杂、不好做。诚然,修一条路、建一座桥,解决一起纠纷、解释一个政策,如果不去掉“官气”与群众打成一片,如果没有深入田间地头“唠嗑”交心,那么很容易陷入“干部努力干,群众一边看”的误区中来。要清楚认识到“四下基层”是密切联系群众、转变干部作风的重要法宝,广大党员干部唯有“多下田”“常进山”,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将“干部干群众看”转变为“干群一起干”,形成全社会上下齐心、同心同德、团结奋斗的新局面。
让“四下基层”成为察民情的“金钥匙”。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凡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都要严肃认真对待,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要坚决纠正。深察民情才能办好实事,唯有深入基层一线调查研究,聚焦发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层所盼、民心所向的问题,凝聚起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集中到发现问题、剖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中去,才能推出有针对性的政策举措。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政策解释是否到位,服务保障是否落实,工作开展是否见效,人民群众感受最深,最有发言权。要畅通群众意见和矛盾问题的反映渠道,真正把“群众利益无小事”铭刻于心,广大党员干部要用好“四下基层”重要抓手,锚定基层一线的焦点、盲点、难点问题,真正做到发现问题在一线、化解矛盾在一线、落实工作在一线,真正做到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民有所盼、政有所为。
让“四下基层”成为解民忧的“金钥匙”。“四下基层”关键在于“下”而有为、“下”而有效,主题教育有期限,但贯彻群众路线没有休止符,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越是艰巨繁重,我们党就越是加强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广大党员干部应该始终明确,我们党的立场是什么、责任是什么、目标在哪里、应该怎么做,唯一的答案只有人民。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坚持“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执政理念,弘扬“蹲下去才能看清蚂蚁”的务实作风,用好“四下基层”致胜法宝,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实现解剖一个问题,解决一类问题,完善一套机制,真正研究出科学、精准、有效解决问题的办法,真正把好事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造福人民,书写好新时代人民群众满意答卷。(张雅娴)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