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飞天网评:让中老铁路成为一条“希望之路”
11月18日,2023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系列活动——中老铁路国际文化旅游经济带建设研讨会在昆明举办。政、产、研、学等各界约200名中外嘉宾各抒己见,畅想、建言铁路带旅游、旅游带铁路高质量发展的当下与未来,为发展路、幸福路、友谊路的文旅前景凝聚共识。
从运营层面而言,要创新中老铁路的服务模式。中老铁路既是国际交通方式的创举,也带来了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随着客流量的持续增加,中老铁路在旅游服务方面需要持续创新,中老铁路旅游要在细节“落地”上再谋划、再突破,将签证流程优化与旅游目的地的开发结合,将日常旅游目的地建设与周末短途出境游的需求结合,将旅游安全与当地知晓度、信任度建设结合。要推动中老泰三国间的“铁路+公路+航空”无缝衔接、推广铁路沿线“随上随下”的自由车票、完善中间站点的综合旅游服务等。简而言之,就是要从游客出行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游客出行来完善各个环节的服务,持续聚焦机制完善、业态创新、平台搭建、产品开发、形象提升,积极推进中老铁路国际文化旅游经济带建设走深走实。目前来看,中老铁路的硬件设施提升到了一个较高水平,但后续的管理服务还要细化完善,要从推动国际文化旅游经济带建设的战略高度去谋篇布局,才能让中老铁路释放出巨大助推力。
从资源层面而言,要拓展中老铁路的发展空间。中老铁路沿线是全天候全季节的旅游目的地,集合了高原、峡谷、平原等风光和时时不重样的节庆,符合全球游客对旅游的向往。如何用好中老铁路这个旅游大通道作用,一方面需要中老两国强化沿线的旅游景点的宣传,一方面则要注重科学合理的旅游资源开发,要推动农旅项目落地实施,改善当地旅游基础设施,最大限度地整合各类旅游资源,吸引更多的游客搭乘中老铁路,带动持续的人流,为助推两国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同时,要利用中老铁路的国际大通道作用,不断完善丰富入境交通方式,推进旅游签证一体化,把中、老、泰、柬、越作为跨境旅游目的地整体推动建设,实现沿线的站点景观化、文化多元化、线路综合化、要素聚集化。让中老铁路成为一个开放共享的平台,让国内外游客通过中老铁路到中国其他城市以及湄公河流域的其他国家,通过对中老铁路沿线资源的整合,切实发挥中老铁路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
从开放层面而言,要强化中老铁路的平台支撑。围绕一条国际铁路开展研讨会,由此可见这条铁路的重要性。中老铁路是连接中国和老挝的国际铁路,是“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标志性工程,也是中国与东南亚的黄金大通道。事实上,从今年4月13日开行以来,中老铁路发送旅客超过30万人次,数万游客通过“坐着动车游老挝”“坐着动车游中国”的方式进行了跨境旅行,已经集中展现出了“黄金大通道”的气质与作用。从这个角度而言,召开专题研讨会,目的就是进一步释放出中老铁路的“黄金大通道”作用。无论是从政策供给,还是从服务延伸,无论是从通关效率,还是从包括旅游之外的其他产业的引领带动动等,都有更大的空间与潜力。随着高水平开放的深入推进,随着中老铁路运营管理的持续完善,必将推动两国实现更高层次、更大力度的开放共享,必将集聚更大的全球创新主体,为这条文旅“黄金线路”注入开放动力。(刘晓峰 李启越)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