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飞天评论 >> 政经评论

【地评线】飞天网评:让绿水青山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2023-11-17 11:34 来源:中国甘肃网

  11月16日出版的第22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几个重大关系》。文章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我们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以自然恢复为主方针,始终保持常态化外部压力,让绿水青山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通过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虽然,前阶段推动污染防治措施之实、力度之大、成效之显著前所未有,但,必须清醒看到,我国生态环境问题依然突出,生态环境质量从量变到质变的拐点尚未出现,远没到歇脚、喘气时候。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一场接力赛,每一棒都要接稳跑好,才能获全胜。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坚持重点攻坚,聚焦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关键环节,迎难而上、接续攻坚,持续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要把标志性战役打漂亮,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打好科尔沁、浑善达克两大沙地歼灭战,打好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

  坚持以自然恢复为主方针。充分尊重和顺应自然,才能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用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中的精辟论断,告诫人们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征服。自然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自我净化、自我恢复的能力,要把握其自身发展演进的客观规律。人类不是主宰,不能想当然,持凌驾于自然之上的观点和态度。我们的目的不是改造自然,而是恢复自然原本面貌,恢复自然初始功能,治愈人类对大自然的种种伤害。因此,要坚持以自然恢复为主方针,依靠自然内在力量恢复生态系统平衡,给足大自然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生态保护修复的最佳解决方案,是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的有机结合和共同作用。

  始终保持常态化外部压力。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其好与坏,直接攸关每个人的生活品质,因此必须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构筑最严密的法治屏障。要扎紧制度篱笆,不断完善和严格执行生态环境法规制度。在实践中形成的强力督察、严格执法、严肃问责等做法和经验,要坚持好、运用好、拓展好。要深刻认识到生态环境用之不觉、失之难存,绿水青山就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环境保护人人有责、人人须尽责。每个人只有明责知责,才能担责尽责,从而激发起全社会保护环境的内生动力。与此同时,要始终保持常态化外部压力,压紧压实各级党委和政府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加强执法监管。对过度索取、肆意破坏等行为采取更硬的措施。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