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字号要创“新”才能更“老”
近日,商务部网站公布了《商务部等5部门关于公布中华老字号复核结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55个品牌因长期经营不善等原因,被移出中华老字号名录;73个经营不佳、业绩下滑的品牌,被要求6个月予以整改;1000个经营规范、发展良好的品牌继续保留。
老字号拥有世代传承的独特产品、技术和服务,是我国工商业发展中孕育出的“金字招牌”,这次复核的“有进有出”,便是为了将这块“金字招牌” 持续擦亮。中华老字号之所以能够在历史的淘洗中生存下来,“与时俱进、去芜存菁”是其根本,要创“新”才能更“老”,只有持续以诚信为本、创新为核,不断提升品质、优化服务,才能在现代的商业竞争中实现“逆生长”长生不老。
企业的发展,效益才是关键。这次退出名单的发布,便为那些“吃老本”的老字号企业敲响了警钟,其实以上被“除名”的老子号企业,它们在“官宣”之前早就已经在市场的口碑中“名存实亡”了,不可否认老字号的优势在于“老”,但老字号的不足,一定程度上也源于“老”, 因为“老”便显现出“唯我独尊”的面目:价格上高高在上;口味上不能迎合市场;营销上更是什么事情都不想干等等,这样的“倚老卖老”、“为老不尊”,难怪会被市场淘汰出局。老字号不能坐等淘汰,要积极的去拥抱变化,要传承精益求精、诚信尚德、守正创新的“老字号精神”,去维护演绎现代商贸的价值和内涵,才能焕发不变的青春活力,在新时代焕发出新光彩。
老字号需要与时俱进,才能历久弥新。时代在变,顾客的品味也在变,老字号如果停滞不前、墨守成规,一味躺在过去的辉煌里想“一‘老’永逸”,就会因远离当下的消费趋势而被淘汰出局,老字号必须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勇于更新、勇于“触网”,在老技艺上想新点子,将文化传承与商业创新结合起来,才能将企业做大做强。
老字号靠过去的品质和服务赢得了消费者,并在消费者的口碑中成长为了老字号,但是如何忽视了现代的消费潮流和倾向,仅靠招牌唬人、情怀留人,就必定会遭到市场的遗弃,是不可能行稳致远的,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对标先进理念,持续深挖文化底蕴,在守正创新中持亮自己的“金字招牌”,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李发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