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顺其自然”成为一个永远美好的谜
记者从浙江省宁波市慈善总会获悉,昨日,宁波市慈善总会又一次收到了“顺其自然”的捐款,金额为108万元。宁波市慈善总会相关负责人说,从1999年起,“顺其自然”每年向市慈善总会捐款,今年已是第25年,累计金额达1577万元。(《宁波日报》)
据介绍,“顺其自然”的捐款有几个特点,一是从“顺其自然”四个字中随机选择两个字作为捐款人名,今年的落款是“顺然”;二是落款地址都是不存在的;三是每张汇款单都不超过1万元(达到1万元需要署上真名);四是都在每年的11月底12月初汇出,然后将收据邮寄至市慈善总会。
据报道,今年11月15日上午,宁波市慈善总会收到了一封厚厚的挂号信。白色的信封上署名“顺然”,落款地址是不存在的人民路1号。打开信封,里面是一沓厚厚的汇款收据,共110张,其中108张9999元、1张55元、一张53元,累计108万元。53万元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海曙区鼓楼支行汇出,55万元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江北区支行汇出。几乎如出一辙的捐款方式,几乎年年捐款百万的巨大数额,无不令广大网友再次追问:“顺其自然”到底是谁?
在这个秋冬换季时节,“顺其自然”的捐款又如约而至,这无疑又是一个暖心新闻。关于“顺其自然”身份的问题,也再度成了网友们讨论的焦点。
其实,“顺其自然”到底是谁,这并不重要,“顺其自然”更像是一个爱心符号,25年坚持捐款,日益增加的捐款数额,不仅见证了收益群体的不断增加,更见证了这份善意和爱心的无限扩散。近年来,在“顺其自然”的影响下,宁波出现了越来越多匿名捐款的人,这些“神秘人”已经累计捐款超过5000万元。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顺其自然”是谁?有不少网友追问。网友的追问既出于好奇,同样也是不希望他或她只做无名英雄。按说,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想要找到“顺其自然”应该不难,但我们真的要去揭开“顺其自然”的“爱心面纱”吗?匿名捐款的种种做法,其实已经充分表明“顺其自然”不想让人知道他或她是谁的态度。或许,不去打扰“顺其自然”的善意,才是我们应给予的最大温柔和尊重。
无论“顺其自然”是谁,我们真正需要关注的是,如何让这样的爱心持续传递下去。当行善成为更多人的选择时,我们便不必追问“顺其自然”是谁,因为他或她就是顺其自然默默行善的你和我。
别再年年猜测或追问“顺其自然”到底是谁了,就让“顺其自然”成为一个永远美好的谜吧!如此,才能让更多的“顺其自然”把更多的善意和爱心捐献给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叶金福)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