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飞天评论 >> 民生杂谈

景区“指骡为马”涉嫌消费欺诈

2023-11-16 09:01 来源:中国甘肃网

  近日,上海市民马女士称,今年9月16日,她和朋友在丽江玉湖村景区花168元购买骑马游服务,结果被安排骑骡子。她“感觉被骗”,遂向当地相关部门投诉,但时隔2个月,没有得到满意的答复。对此,丽江玉湖村景区工作人员11月14日答复称,当时景区处于试营业阶段,确有部分村民喂养的骡子被用于给游客提供骑行服务,“骡子也属于马,没有承诺说一定得是大马那些”。(中国新闻网)

  俗话说,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也就是说,骡子与马有着明显的区别,骑马与骑骡子的体验,差别较大。游客花费168元购买骑马游服务,结果马场却拉出骡子让游客骑,当然令人“感觉被骗”。笔者认为,景区“指骡为马”,用骡子让游客当马骑,确实荒唐,已经涉嫌消费欺诈,应当立即叫停和整改。

  马高大威猛,奔驰速度快,游客骑马能够带来策马飞奔的体验,拍照也很有画面感。因此,骑马游服务项目受到不少游客的追捧,他们不惜花钱体验一番。而骡子是马与驴子杂交的动物,虽然与马同属哺乳类奇蹄目动物,但其体格要稍小,性格比较温顺,耐力较强,主要用作运输货物,骑骡子走起来慢慢吞吞,感觉不到任何兴奋和刺激。在景区售票处游客花168元购买的是骑马游服务,到达马场体验时安排出场的却是骡子,显然是“指骡为马”,欺诈消费者。

  景区方面称,“骡子也属于马”,是揣着明白装糊涂,意欲推卸责任蒙混过关。然而,如此狡辩过于荒唐。骡子与马在动物学分类上,都属于马科动物不假,但骡子只遗传了马一半的基因,另一半的基因来自驴子,两者并不属于同一个物种。而景区“指骡为马”,将马与骡子混为一谈的说辞,不符合公众的普遍认知,也就难推其咎。其实,景区处于试营业阶段,如果暂时没有马,不妨将“骑马游服务”如实改为“骑骡子游服务”,并明码标价,游客体验“愿者上钩”,既避免了消费欺诈违法行为,也不存在“指骡为马”的消费纠纷了。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应当真实、全面,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景区“指骡为马”,已构成消费欺诈,严重侵犯了游客的合法权益,应当依法给予游客惩罚性的经济赔偿。进一步增加违法成本,让景区最终得不偿失,才能起到惩戒和警示教育作用。

  景区“指骡为马”,是不该发生的荒唐事,应当立即叫停和整改。此事件也是一个警示,提醒各大景区应当加大对园区旅游服务项目的日常监管,一旦发现问题立即责令整改,为广大游客创造良好的旅游体验。同时,各地市场和旅游监管等部门也要规范和监督景区的市场经营行为,园区的旅游服务项目必须“货真价实”,防止虚假宣传、以假乱真等消费欺诈现象。这样,堵住监管上的一些空白和漏洞,加上严惩损害消费者利益的违法行为,类似“指骡为马”荒唐事才不会再次上演。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