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飞天网评:持续为乡村振兴注入电商动力
农村物流是连接城乡生产和消费的重要纽带。当前,每天有1亿多件快递包裹在农村地区流动。高质量的农村物流是现代流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满足农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释放农村消费潜力、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迈步新征程,纵深推进乡村振兴,各地区各部门要抢抓机遇,主动担当作为,以农村物流为抓手,持续完善物流配送体系,打通城乡流动渠道,整合农村物流资源,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电商动力。
加快完善物流配送体系。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展现出了勃勃生机,释放出了强劲动力,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断完善的电商物流体系,为城乡统筹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据悉,2022年,各地建设各类县级物流和寄递配送中心1500个,乡镇快递和邮件处理站点7600个,95%的行政村实现快递直达。目前,我国已累计建设2600多个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超过15万个乡村电商和快递服务站点。依靠这些遍布在广袤农村的电商和快递服务站点,促进了农产品向城市的流通,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了农民增收致富,让更多工业品源源不断地进入了乡村,促进了农村消费升级,拉动了内需增长。据悉,2022年,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5313.8亿元,同比增长9.2%。2023年上半年,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2700亿元,同比增长13.1%。持续推动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强国建设,需要各地区各部门重视电商发展,不断完善农村物流配送体系。
持续打通城乡流通渠道。近年来,在多方共同努力下,我国物流产业创新多、亮点足,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培育了行业发展新增长点。从“互联网+第四方物流”的供销集采集配模式,到“即时零售”模式等,为农产品的进城和工业品的下乡注入了动力。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中国电商物流指数为112.3点,比上月提高1.2个点。其中,农村电商物流业务量指数为129.4点,创年内新高,这得益于供销集采集配模式的创新。各地运用互联网信息手段,整合快递、快消品、农产品、农资四类商品流和物流企业资源,提供仓、货、车、路线、网点资源的数字化、共享型第四方供销集配服务,打造“一点多能、一网多用、深度融合”的县乡村三级配送体系,解决农产品上行和农民生活、生产资料下行问题。面向未来,各地要勇于探索创新,持续打通城乡物流畅通渠道,畅通农村流通“大动脉”,激活农村流通的“微循环”,让内需的活水激荡涌流。
持续激荡农村物流动力。近年来,我国农村物流建设成绩显著,从配送体系到城乡物流渠道,再到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为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注入了新动力。从长远看,当前农村物流还存在基础设施薄弱、末端服务能力不足、配送成本相对较高等问题,有待继续加强体系建设,提升发展质效,迈向高质量发展。各地要结合实际,勇于探索实践,激荡发展新动力。注重科技赋能,根据实际需要,配备自动分拣线、立体货架、新能源配送车、智能取件终端等设施设备,提高物流配送效率,增强服务能力。持续降低物流成本,利用市场化的手段,整合各类物流资源,在推动县域电商与快递协同的基础上,叠加日用消费品、农资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等双向配送服务,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完善冷链源头基点网络,构建产地冷链物流服务网络,创新产地冷链物流组织模式,减少农产品产后损失和食品流通浪费,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张闲语)
- 2023-11-04【地评线】飞天网评:让乡村市场发展更加生机勃勃
- 2023-11-04【地评线】飞天网评:让“田间地头”的主题教育更务实
- 2023-11-03“三个课堂”激活党员教育“红色引擎”
- 2023-11-03【地评线】飞天网评:汇聚青年之力,成就创新之功
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
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