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饭锅何以“熬出”亿元假药大案?
前不久,吉林白山警方打掉了一个专门制售假安宫牛黄丸的团伙,涉案金额达1.2亿余元。在查抄河北安国的生产窝点时,现场的环境令办案民警触目惊心。在又脏又乱的房间内,警方发现了大量不知名中药粉、蜂蜜和蜡等原材料,而所谓的生产工具竟然就是几个大号电饭锅和木板。(10月26日央视新闻)
安宫牛黄丸,对中风、脑血栓等急症有较好的疗效,也被一些患者称作“救命药”,然而一些犯罪团伙却打起了它的主意。几个大号电饭锅和木板竟然成了生产工具,一粒成本不足一元的假安宫牛黄丸,卖到患者手中时的价格翻了几十倍甚至上百倍。这起涉案金额达1.2亿余元的假药大案,如何一步步“做大”,其在监管方面存在的漏洞,值得关注和反思。
电饭锅何以“熬出”亿元假药大案?据窝点内犯罪嫌疑人交代,生产的第一道工序,就是用电饭锅来熬这些廉价买来的中药粉。熬制好后加入1:1的蜂蜜进行配比,等凝固后用木板搓成“小药丸”,一粒的成本不足一元。虽然这些假安宫牛黄丸是以成本价的几十上百倍进行销售的,但这样的价格仍然远低于真品安宫牛黄丸的市场价。同时,在整个销售犯罪链条中,逐渐构建了一个遍及全国20多个省份的非法销售网络。案发后,共抓获涉案犯罪嫌疑人26人,端掉制假工厂、仓库等窝点18处,现场收缴假药成品、半成品50余万盒,涉案金额高达1.2亿余元。显然,在监管方面存在的漏洞,才让制假、售假者有了可乘之机,最终用电饭锅“熬出”了惊天的假药大案。
鉴定结果发现,这些药丸并不包含安宫牛黄丸应有的牛黄、麝香等中药成分,是毫无药效的假药。而安宫牛黄丸主要是给一些危重病人在救急的时候使用,如果有病人买到这种假药,不仅起不到作用,还会延误救治时机,甚至可能影响到病人的生命安全。不可否认,网络销售假药,点多面广,还具有很强的隐蔽性,相对增加了监管的难度,如果没有线索或消费者举报,监管部门“大海捞针”查处起来也非常困难。但魔高一尺,必须道高一丈,采取有效措施堵住监管上的各种漏洞,才能及时遏制和打击类似假药案件,以充分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
首先,药品监管部门应当运用更加有效的网络监管技术手段,对网上一些隐蔽的销售假药行为,进行精准的研判和甄别,并予以重拳打击。同时,采用药品追溯码、批号查询网、流向查询系统等信息技术,使得每一盒药消费者都能通过扫码等方式,简单快速追溯和查询,让假药无处藏身、没有市场;其次,电商平台也要肩负起对入驻卖家的审查职责,对卖家的相关资质和所售药品的真伪,以及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等情况严格把关,不要一味追求自身经济效益,便对一些售假和违法销售等不法行为开“绿灯”,要坚决杜绝利用网络平台销售假药。
此外,这起假药大案也警示广大消费者,必须加强自我保护和维权意识,购买药品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切莫因贪图便宜而上当受骗。如果发现疑似假药、劣药,要及时向市场监管部门、药监部门及公安机关举报或报案,以便执法机关及时对制售假冒伪劣药品的违法犯罪活动进行立案查处,以净化网络市场环境,让违法者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也保护更多的消费者免遭坑害。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