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钢琴,最动听的旋律是对城市的爱
4年前,“钢琴奶奶”莫志蔚用自己的退休金捐出10架钢琴,置于宁波的公共空间。如今,这段佳话得到续写:热心市民胡焕磊也想捐赠10架公共钢琴,公开征集10个点位。连日来,他的善念有了热烈回应。许多读者为他出谋划策。有人建议放在轨道交通与商场连接的地下通道,有人觉得置于社区也不错,有人认为或许医院有这样的需要,还有人“毛遂自荐”,推荐了家门口的公共场所。(《宁波晚报》)
“钢琴奶奶”莫志蔚用自己的退休金捐出10架钢琴,置于宁波的公共空间,炫美了城市的柔情,是一首动听的歌。而如今这种温情的旋律再次响起,“钢琴小哥”也要捐赠10架钢琴,继续炫美城市的空间。
“钢琴小哥”捐赠10架钢琴,其实这种美好义举的价值,并不在钢琴的价值,而是由此演奏出的“温情的旋律”。不仅是“钢琴小哥”在寻找“街头钢琴”最适合的位置,广大市民也积极出谋划策,帮助寻找“最好的空间”,有的市民建议安置在小区里,有的市民建议安置在汽车站,有的市民建议安置在广场上,有的市民建议安置在“老年人常去的地方”,丰富老年人的文化生活。从市民的热情里,我们看到的是所有市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城市最深沉的爱,对社会最真诚的情。
让城市多一点音乐和色彩。这是“钢琴小哥”捐赠“街头钢琴”的想法。胡焕磊还有一个巧思,他说:钢琴不只是黑色或白色,在征集到合适点位后,他还想给公共钢琴做一些涂鸦,让它更具辨识度,让过往的人更有欲望停下来,看一看,弹一弹。可以看出,这位“钢琴小哥”为了让城市更具有温情的一面,也是尽心尽力了。
一个美好的城市,其之所以美好,不仅仅是管理者如何“出力流汗”,更在于广大市民的“把城市当自己的家”,就像我们常说的那样“城市是我家,美丽靠大家”。“钢琴小哥”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市民,拿出资金购买10架钢琴,这笔开支放在个人的身上是不小的。而正是这种“把城市当自己家”的主人翁意识,才会让我们的城市更加秀美。
一个城市的美好,更不仅仅是楼房有多高,道路有多宽,商场有多大,而更在于“细节的温情”。城市的色彩,既有文化的体现也有人与人之间温情和谐的体现,“街头钢琴”起到的作用就在于此,其演奏了城市“温柔的旋律”。其实,捐赠街头钢琴,“钢琴小哥”演奏出的最动听的旋律是对城市的情,对社会的爱,对邻里的浓情蜜意。这个善意的色彩,显然比钢琴的旋律更动听。(郭元鹏)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