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多些“扫地僧”,让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那叫嗢怛罗曼怛里拏洲,这下边舍谛洲、遮末罗洲、筏罗遮末罗洲、提诃洲、毗提诃洲、矩拉婆洲、憍拉婆洲,这八小部洲”“天洁塔、地灵塔、吉祥塔、皆莲塔,这四座…”,最近,一名颐和园保洁员为游客介绍四大部洲景点的“贯口”视频走红网络,被网友称为“扫地僧”,他也是传统优秀文化的民间高手,彰显出传统优秀文化传承与弘扬的良好氛围,也折射出人民群众蕴藏无穷智慧和力量,为新时代文化发展繁荣凝聚磅礴合力。
文化薪火相系离不开大地和人民。人民群众是文化和历史创作者,更应是文明文化的共享者、传播者和传承者。近日,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文化繁荣发展提供根本遵循和“思想灯塔”,是走好新时代文明文化群众路线的根本指南和“真经法宝”。故此,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必须发挥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创新性。让人民群众唱主角,呼吁更多传播和弘扬新时代文明文化的“扫地僧”,不断注入文明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新动力。
为大于细,图难于易。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离不开一大批讲政治、作风硬、专业强、爱文化、守文明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优秀队伍。比如,激发新时代文明实践员这个“细胞”作用,发挥其贴近群众、扎根基层、深入乡村的优势和特点,更好推动党的创新理论、传统优秀文化、新时代文化等入脑入心、浸润灵魂,教育引导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群众永远向党,凝聚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强劲动力。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唱响时代主旋律,引领文明文化潮流。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核心价值和主流思想的引领。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为主题主线,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好党群服务中心、乡村振兴加油站、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基层文化长廊等载体,推动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提供思想保证。
知其所来,识其所在,明其所往。文化延绵不绝,文明才能生生不息;文化之花长在群众土壤中,才能枝繁叶茂、茁壮繁盛。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加大凝心铸魂、培训教育等工程力度,让文明文化传播与传承的“扫地僧”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让亿万人民群众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主力军,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才能撬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巨大引擎,为创造一个又一个伟大奇迹、书写一个又一个辉煌篇章提供坚强思想保障、强大精神力量和有利文化条件。(段官敬)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