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出行,要看到为达成共识的努力
出行文明,始终是现代社会的关注,对于它的讨论,糅合着人们对于生活理念的感知。近日,一则高铁拍摄的不文明行为宣传片引起网友热议。视频拍摄的是一位女性在高铁上化妆。网友质疑在高铁上脱鞋、脚翘桌板、大声喧哗、踩椅子、声音外放等行为更加反应不文明,不明白为何会选用女性高铁上化妆作为不文明行为素材。网友还认为化妆没有影响到他人,并指出拍摄的内容很不符合实际,视频中女子化妆甩粉底液和飞粉不符合实际情况,大概只有不懂化妆的人才会甩成画面那样。
一则宣传文明出行的视频被广大网友关注,这本身是件好事,说明大家对文明出行很是关注。但文明行为还在于每个人能养成行动的自觉,这个前提在于理念的形成,现在颇受大众喜爱的短视频载体就能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不过,这则含有“女性旅客在高铁上化妆影响到他人”情节的短视频播出后,引起一些网民产生“高铁上不能化妆”的误解,就此聚集了一些不同的声音。对于网友的质疑,12306客服人员表示没有高铁上不能化妆相关规定。
高铁上当然可以化妆,轻施粉黛让自己美美的,但不小心把粉底液甩到邻座乘客胳膊上就不好看了。类似这样的经历大家可以枚举很多:听一段收藏已久的音乐,带上耳机尽享曼妙之音,如果用外放就成了影响他人的噪音;和孩子一起小声讨论窗外风景是美好的亲子时光,但要是大声喧哗可能就是别人嘴里的“熊孩子”了;“逛吃逛吃”享用美食,品尝完及时把垃圾入袋,如果乱丢就大煞风景……在高铁上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场景有很多,而界定它们的依据只有两个字——文明。
大家都感叹乘坐高铁是种享受,正是点点滴滴的文明之举,让这份出行惬意自如。高铁座位是封闭的交通工具,在这样的公共空间里的诸多行为,注重边界感是十分必要的,但并不是所有乘客都有此文明共识。因此,针对不文明行为的短视频宣传,算是一种积极的尝试——就像它提醒的那样:“尊重他人,爱护公共环境,别让不文明行为影响列车应有的美感。”
把“不文明化妆”等同为“不能化妆”,这完全是一种误解,一段时间以来,网民对一些乘客在高铁上脱鞋、脚翘桌板、大声喧哗、踩椅子、声音外放等不文明行为就颇有微词,而不文明化妆似乎“伤害性不是那么强”,就鲜有人提及,所以导致一些网民认为该视频“该管的不管”。事实上是,铁路部门一直在行动,譬如就推出包括呼吁安静乘车、顾及他人感受、拒绝霸座、缔造无烟车厢等内容的《文明出行》系列视频,引发热议的视频则是该系列视频的第5集。忽略抵制诸多不文明行为的宣传使力,而紧盯着“能不能化妆”,这样的“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多少带点片面的主观意识。
短视频要吸睛,说故事的方式很重要。引起大家热议的短视频运用了诙谐幽默且略带点夸张的制作手法,本身是为了达到入眼入心的效果。这份为达成文明出行理念的努力,值得所有人看见,而“能不能化妆”并不是它的主题。女为悦己者容,化妆是为了尊重他人,而在高铁上文明得体的化妆,是素质和魅力的体现。享有这份“美美与共”,也正是视频作品中所呼吁的那一份从“心”到“行”的达成。(谢伟锋)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