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飞天评论 >> 政经评论

党员干部要善用廉洁文化滋养浩然正气

23-09-15 17:04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邵江梅

  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不想腐上巩固提升,更加注重正本清源、固本培元,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涵养求真务实、团结奋斗的时代新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根和魂,是推进廉洁文化建设的源头活水。新时代党员干部作为党和国家建设的主力军,要自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蕴含其中的廉洁思想点亮拒腐防变、廉洁从政之路。

  严以修身。“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中华民族是一个非常重视克己修身的民族,诸如“吾日三省吾身”“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等,都是祖辈先贤留给我们的宝贵思想财富。于成龙当年怀着“绝不以温饱为志,誓勿不昧天理良心”的初心走上仕途。二十三年的为官生涯,于成龙一日三餐吃的是萝卜青菜,人送绰号“于青菜”。自古人正千夫敬,从来官清万民服。不管是为人、为学,还是为政、为官,既要追求高远境界,也要保持道德定力,涵养良好的道德情操,做到性格如山、坚定刚毅,行为如水、平和淡然。党员干部只有加强修养、提高党性、才不会被名利所击倒,真正做到理想信念不动摇,大是大非不糊涂。

  廉洁齐家。古语有云:“家风纯正,雨润万物,家风不立,政风必破。”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中华民族向来重视家风建设。史学名家司马光其留给后世的《家范》《训俭示康》等优良家训名篇在民间影响深远。其倡导的“家庭和睦、低调做人、遗子德俭、勤俭节约、清廉为官”等优秀思想对于今天仍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等家训名句至今仍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国由家组成,有国才有家,家是温馨的港湾,但亦可能成为腐败的交易所。全面从严治党,家庭是不可忽视的后方阵地。党员干部要把家风建设放在至关重要位置,传承良好家风家教,防止“枕边风”成为贪腐滋生腐败的温床,防止子女打着自己的旗号非法牟利,防止身边人把自己“拉下水”。对自己的配偶子女,要经常性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家人端正品行,作风正派,干净做事,清白做人。

  担当作为。“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而未沫”“从官重公慎,立身贵廉明”“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些诗词名句,无不表达出古圣先贤对清廉品质的深刻理解和不懈追求。“公生明,廉生威。”一个人一旦丧失了廉洁的品质,就做不到居官守法、奉公守法、秉公执法,甚至以身试法、贪赃枉法、败纪乱法。只有守住清正,才能匡扶公正。同样,党员干部廉洁奉公,不搞特权、不谋私利,才能把腰板挺直;相反,挡不住诱惑、守不住底线,做人就没有骨气,干事创业也难有底气。树立新风不是一日之功,也不是一时之功,而是久久为功,广大党员干部要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在主题教育中融会贯通悟,把好传统带进新征程,将好作风弘扬在新时代,努力开创以清廉之风担当作为的干事创业新局面。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座启迪智慧、陶冶情操、涵养精神、浸润心灵的巨大精神宝库,广大党员干部要从传统廉洁文化中吸收智慧和经验,养浩然之气,塑高尚人格,永葆共产党人“拒腐蚀永不沾”的政治本色。(王青楠)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