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飞天评论 >> 政经评论

【地评线】飞天网评:善于在工作中做到“通天接地”

23-09-15 09:00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邵江梅

  基层工作苦,基层工作难。但再苦再难,也要直面困难挑战,要扎根基层、服务基层、奉献基层。基层干部要干出一番事业,必须把握基层工作的规律特点,掌握科学的方式方法,要善于做到“通天接地”,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虚实结合,不走极端,不唯上、不务虚,上下结合,适度把握。

  “通天”,就是要熟悉上级政策。基层干部要执行落实上级方针政策,首先要对明确施政方向,要有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基层干部要强化政策理论学习。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永无止境,学习无所不在。学习是一种能力。基层干部要成为工作“大能手”,必须要吃透把准上级方针政策,不断提升洞悉大局的能力水平。

  要有反思鉴别力。在参加各种会议时,既要认真听,更要多思考,善于把握重点与关键。基层干部不能只是把自己当成“录音机”,而是要站在地方改革发展的层面去认识和反思,善于领会会议的重点和要点,在传递和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时才能有的放矢,才能重点突出。

  要有政治敏锐力。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召开重要会议之后,基层干部要认真研读文件与政策原文,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和熟知会议精神,形成一种政治自觉和政治敏锐。不能坐在办公室里,清茶一杯、报纸一张,而是要到基层一线去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去提升和磨砺自己的政治敏锐力。

  要有政策感悟力。基层干部要从党内集中学习教育中提升政策感悟力。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中,强化政治理论学习,增强政治意识,联系地方实际学习,做到“胸有丘壑”。

  “接地”,就是要熟悉基层情况。无论是走访调研,还是出台政策举措,都要接地气、应民心。要扎根基层。基层是个“大熔炉”,好钢不怕火炼。只要练就一身硬本领,就会迎来人生的春天。扎根基层,与基层群众打交道,感悟群众所思所想,酸甜苦辣,悲欢离合,与群众同甘共苦,就会收获成功与喜悦。经历各种急难险重的问题磨炼,经历各种极端考验之后,最终会玉汝于成,并赢得群众信任。对年轻干部来说,唯有经历艰苦环境的摔打,才能够在各个岗位上独当一面,才能在遇到各种复杂的矛盾问题时找到破题破局的办法。

  要以人为本。到哪个坡,唱哪首歌。基层干部要有基层视角。以百姓心为心,将心比心,以心换心,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在处理一些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矛盾问题时,才能切中时弊。在出台一些惠民举措时,要想群众之所想,做群众之所做,就会赢得群众支持,政策执行就会得力。

  要依靠群众。高手在民间,智慧在基层。解决矛盾问题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群众,服务群众,让群众满意。工作中不能自以为是,自以为然,不能把自己的想法与意志强加给群众,而是要认真倾听群众呼声,看看他们怎么说、怎么想。有时候群众的三言两语,就能让自己茅塞顿开。比如,一些地方成立志愿者服务中心,如果只是一味的投钱投物力,而所提供的服务不符合社区实际,就会形成“两张皮”。依靠群众,发动群众,让群众主动参与各项便民事务,花很少的钱,就可以办更大事。(张继)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