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飞天评论 >> 政经评论

让乡村振兴路上“阳光玫瑰”常开不谢

23-09-14 16:14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邵江梅

  “以前贵的时候几百块一斤,如今只卖七八块”...最近,关于葡萄“阳光玫瑰”的讨论火了起来,有记者调研发现“阳光玫瑰”之所以断崖式下跌,同各地扩大生产规模、追求挂果数量忽视口感品质等有关,导致“阳光玫瑰”价值稀释。诚然,“物以稀为贵”。“阳光玫瑰”价格走势,恰恰是市场经济自由开放竞争的运行趋势,实现了供求关系的平衡与对接,让一种水果回归到本质状态。

  一滴水折射阳光,一颗“阳光玫瑰”反射产业振兴之路。透过“阳光玫瑰”,应当看到乡村振兴推进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存在的客观问题,诸如同质化竞争、粗放型经营、品质效益不高、“高开头低收尾”难以持续等现象,如同“阳光玫瑰”一样开局“满血爆棚”,在一窝蜂、扎堆上的背景下,最后能够收获产业带来的红利边际不断递减,甚至存在亏本赚吆喝的风险。所以说,如何让乡村振兴中的产业振兴这个“阳光玫瑰”长盛不衰、常开不谢,是广大乡村治理者必须回答的课题。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一方山水养一方人。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头戏,是推动群众致富、乡村发展的重要引擎。发展产业贵在立足乡村特色优势,打造不可替代性的“农”字号、“土”字牌,让产业振兴能持续、有前景、充满光明道路。现实少数诸如蛮干快上、忽视品质、跟风上项目等行为,极容易浪费乡村宝贵且有限的资源,伤害百姓群众切身利益,败坏党员干部队伍求真务实形象。找准定位,深挖优势,做强品牌,以高品质、有特色开拓前景,于竞争激烈市场经济环境中“永不凋零”。

  人才是第一资源。乡村特色资源和优势“资产”,能否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动力,关键在于吸纳一批懂市场、专业长、有视野、爱乡村的人才队伍,诸如农创客、“田秀才”、土专家等等,为乡村产业发展贡献智慧和所学所长,也为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发挥“头羊”作用。此外,乡村因平台小、基础条件欠缺等客观因素,打好“感情牌”和“乡愁牌”磁吸人才,还得用好政策倾斜、资金补贴、教育医疗优惠等“大礼包”,让人才源源不断下沉乡村,呵护乡村振兴“阳光玫瑰”茁壮成长。

  欲振兴乡村,必先振兴产业。产业振兴这颗乡村振兴路上“阳光玫瑰”,对于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实践意义和价值作用。坚持统筹谋划和科学规划,防止同质化、低端化、跟风式等现象,让“一乡一策”“一村一品”做精做细农业产业化“绣花工”,让乡村“土”字号成为“特”字号、“金”字号,于乡村振兴路上熠熠生辉、永放光芒,盛开出群众致富、乡村美丽、产业兴旺、生活富裕常开不谢的“阳光玫瑰”。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