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飞天评论 >> 政经评论

【地评线】飞天网评:用责任之笔再书丰收的“金色答卷”

23-08-25 12:01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邵江梅

  日前,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早稻产量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早稻播种面积稳中略减,单产小幅增长,早稻产量略增。根据10省(区)早稻抽样调查结果推算,全国早稻总产量2833.7万吨(566.7亿斤),比2022年增加21.5万吨(4.3亿斤),增长0.8%。

  继夏粮丰收之后,早稻再次增产。对于稳定全年粮食生产,推动中国经济稳中向好发展来说,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今年以来,在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全球极端天气多发的形势下,早稻增产可谓来之不易。当前正是抓好秋粮生产的重要时期,也是强化农业防汛抗旱的关键时期,各地要持续用力,始终绷紧责任之弦,为夺取秋粮丰收注入新动力。

  从今年早稻生产情况看,播种面积虽略有下降,但单产小幅增长,有效保障了早稻产量。2023年,全国早稻播种面积4733.1千公顷,比上年减少21.9千公顷,下降0.5%。全国早稻单产5987.0公斤/公顷,比上年增加72.7公斤/公顷,增长1.2%。我国之所以能够在早稻播种面积略降的情况下实现早稻增产,关键在于各地层层压实粮食生产责任,认真落实国家稻谷补贴、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等政策,配套出台相关支持措施,保障农民种粮收益,早稻播种面积保持了基本稳定。一些地区虽然受台风“泰利”影响,造成早稻收获进度放缓,但影响有限。早稻增产说明,无论面对怎样的困难挑战,只要压实责任,抓紧抓实,把各项促进粮食安全的政策举措落实到位,并积极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就能够牢牢端稳中国人自己的饭碗。

  当前,占全年粮食总产量四分之三的秋粮,正陆续进入生产中后期。保秋粮丰收,成为当前“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前期台风引发的严重洪涝灾害,造成河北、黑龙江、吉林等地农业灾情较重,抗灾夺丰收任务非常艰巨。受灾区地区在抓好灾后恢复重建的同时,要抢抓有利时机,分作物分灾情,分类施策抓好农业生产恢复。各地要争分夺秒抢排农田积水,协调相关部门加快蓄滞洪区排水进度,尽可能地减轻对秋冬种和秋整地的影响。各地要积极争取资金支持,对设施农业受损较大的,支持按照现代设施农业标准重建,推动设施农业提档升级。截至目前,各受灾地区农业生产正在有序恢复,最大限度地确保秋粮丰收。

  抓好田间管理是确保秋粮丰收的关键因素。从病虫害防治,到对台风、早霜、寒露风等重大灾害,各地要统筹管理,抓早抓小抓实。针对秋粮作物病虫害明显重发趋势,各地要搞好分类防控、统防统治,坚决遏制大面积成灾危害。要提早制定重大病虫应急预案,完善病虫害应急响应和处置机制,实现控害增产与减药增效的统一。各地要充分发挥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的骨干作用、种植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的示范带动作用,大力推进统防统治,做到应防尽防、应治尽治。要发挥好包省包片和专家指导组、科技小分队作用,着力推进大面积提单产措施落实,及时总结经验,分区分作物谋划好明年工作。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现在距大面积收获还有1个多月时间,各地要再接再厉,主动担当作为,毫不放松抓好秋粮生产夺丰收,用实干与奋斗在广袤田野奋力书写出丰收的“金色答卷”。(张闲语)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