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火车”带领沿线群众奔向更加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从大兴安岭到云贵高原,从鲁中山区到凉山腹地,公益性“慢火车”开行在我国广袤的大地上,既帮助沿线人民“走出去”,又助力各地物资“引进来”。公益性“慢火车”的开行提升了沿线百姓的生活质量,为沿线群众外出就医、务工求学、往来贸易提供了方便,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几列具有代表性的公益性“慢火车”,一起来感受“慢火车”的开行为沿线居民带来的便利。
在祖国东北的大兴安岭地区,每到七八月份,当地就会出现一批从广西、贵州、云南等地远道而来的“采山客”,他们会乘坐“慢火车”到森林里采摘,当地的蘑菇、木耳、蓝莓、山药等山货也通过“慢火车”走向了全国各地,成了百姓致富的“硬通货”。
在四川省大凉山地区,隶属于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的5633/5634次公益性“慢火车”沿途停靠26个车站,全程行驶需11小时左右,几乎见站即停。火车上专门设置了一节运送家禽牲畜大件行李的“慢车牧歌车厢”。在流动集市车厢内,常常能看到沿线的百姓在火车上交易的场景。商品大多是当地百姓自家产的水果蔬菜和鲜活的鸡鸭鹅等产品,有时候还没等到达目的地,商品就交易完了,车厢内一片热闹的场景,百姓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大杨树镇开出的“慢火车”,曾连续19年往返开行高考专列,累计运送考生及家长3.4万人次,助力7000多名学子顺利迈入大学校门。如今,虽然这趟高考专列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但大批毕业生学成归来返回小镇,成为“美丽乡村”的建设者。
方便老百姓出行,解决上学就医难,畅通贸易往来,公益性“慢火车”不仅彰显了人民铁路为人民的服务宗旨,还共同见证了当地民族地区快速发展,带领沿途百姓驶向幸福美好新生活。(何飞)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