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飞天评论 >> 民生杂谈

“入学即入职”纾解养老人才紧缺难题

23-08-16 08:38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邵江梅

  2023年5月,“入学即入职、学习即上岗”的培养模式,在北京市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推进会暨职业教育宣传月上被提出。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和北京交通运输职业学院是该模式的三所首批试点校。随着“入学即入职”项目的实施,实习的时间将被提前到大二上学期,也就意味着,更年轻的学生将会走入养老院。今年9月,北京将有一批养老专业大专学生,提前进入养老院实习。(《新京报》)

  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专业人才缺口较大。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等三所高职院校,试点“入学即入职”的养老人才培养模式,既能通过学以致用,增强和锻炼学生专业实践的技能,又在一定程度上纾解养老人才紧缺的难题,不失为职业教育模式创新,值得其他职业院校借鉴和推广。

  目前,从全国形势来说,养老行业的人才缺口非常大,招生的院校本身就少,招生又困难,每年毕业的学生有限不说,很多学生学了这个专业,在实习完之后,就不再继续从事本专业工作了。究其原因,一方面,学生对养老机构或企业认识不够,认为养老服务社会地位低,从事一些“脏活累活”,工资福利水平也较低;另一方面,对养老服务行业本身发展的状况不了解,觉得没有多大的前途,导致他们有一种天然抵触情绪,所以流失率更高了。一言以蔽之,就是没有充分了解养老服务行业,学生一毕业就想着“逃离”。

  “入学即入职”培养模式,则对稳定养老人才具有强大的作用。首先,学校与相关养老领域龙头企业合作,将企业招工和学校招生融为一体,学生入学后获得学生和见习职工双重身份,校企一体招生、共同培养、双基地训练,毕业后即可直接转为正式员工。这种类似“订单”式培养模式,学生不再为毕业后找工作而操心和烦恼。其次,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接触真实的工作环境和任务,提前获得实际工作经验,不仅能够消除对养老服务工作的一些误解,也能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从而增强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根据北京市《关于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其中提到,深入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真正实现“入学即入职、工学结合”学徒制身份,建立见习职工缴纳社保由财政经费进行合理负担的工作机制。参与‘入学即入职’项目的学生,则具有学生和职工双重身份,养老机构或企业会给学生发放一定的实习工资,学校也将申请为参加项目的学生缴纳社保。同时,实习期间,在养老机构或企业住宿一般是免费的,而学校的住宿费也可以减免。也就是说,“入学即入职”培养模式,学生相当于“带薪”学习,减轻了家庭的经济负担,也不用为毕业找工作犯愁。在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当下,相信会受到不少学生的青睐。

  养老服务是朝阳产业,急需年轻化高素质的养老人才。纾解养老人才紧缺难题,就应当从职业教育入手。期待职业院校通过“入学即入职”等培养模式创新,让更多的年轻人愿意从事养老服务行业,并利用专业技能和现代科技信息技术,进一步提升养老服务的水平和质量,使这一朝阳产业充满活力和生机。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