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飞天评论 >> 政经评论

【地评线】飞天网评:坚持“抢”字当头,把夏粮丰收抢到手

23-06-03 13:05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邵江梅

  当前,全国小麦陆续进入集中收获期。5月下旬,北方冬麦区出现大范围持续降雨过程,对夏收带来一定影响。应对持续阴雨天气,农业农村部印发紧急通知,要求相关省份抓好小麦抢收和烘干晾晒。各地积极行动,科学调度,精准对接,加快推进抢收进度,力保夏粮颗粒归仓。

  夏粮生产是全年粮食生产的第一季,夏粮产量占全年粮食总产量的1/4。今年全国夏收冬小麦种植面积3.3亿亩以上,比上年稳中有增。眼下各地小麦正由南向北渐次成熟,可以说丰收在望。但从5月25日以来的一轮降雨天气,对黄淮及其周边地区的三夏作业造成了较大影响,在部分地区甚至已经造成了农作物的损失,面对连绵的雨情,没别的办法,只有一个“抢”字,抢收抢运,把夏粮丰收抢到手。

  加强气象灾害风险预警。“烂场雨”是小麦成熟收获期间出现的大范围连阴雨或暴雨天气,“烂场雨”会导致小麦灌浆不充分、发芽霉变,降低品质,还会严重影响小麦收获进度。准确及时的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可以起到夏粮减损的作用。气象部门要及时发布强降雨、强对流天气的预报预警信息,各级各相关部门要加强会商研判和部门联动,因地制宜,迅速制定防范预案。要根据应对“烂场雨”的防范预案,迅速组织人员疏通排水沟渠,确保排水畅通,防止渍害,为天晴之后机械抢收创造条件、争取时间。指导农村群众合理安排劳力和农活,防患未然,先抢收河湾、低洼田块等。

  抓住天气“窗口期”全力抢收。天气造成的“窗口期”有一个很明显的特征,那就是不稳定,“窗口期”不会持续很长时间。小麦成熟期的特点是短促集中,农谚说:“麦熟一晌,龙口夺粮”、“收麦如救火”、“九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一成丢”。抓住天气“窗口期”全力抢收,尤为重要。要抓好农机调度,加强省市县联动,发挥农机合作社市场化协作机制,精准调度、精准对接,最大化发挥农机装备效用。调动现有烘干设备,抓好湿粮烘干;充分利用文化广场、学校操场、空置厂房、各类场所的房前屋后、平整房顶等开展晾晒,指导农民在田间地头铺设防水布进行晾晒,尽可能挖掘晾晒空间。组织专家指导组下沉一线,开展抢收、抢种技术指导服务。组织党员、民兵成立应急抢收服务队,为全家无劳力、缺少劳动力等困难群众提供应急抢收抢种服务。

  坚持夏粮抢收与收储“两不误”。夏粮收储事关粮食安全和市场平稳运行。全力做好小麦收储,将粮食收回仓内,有利于保证粮食安全,帮助种粮农民减少损失。应对“烂场雨”天气,要引导各类市场主体积极开展收购,发挥国有粮食收储企业主力军作用,加大收购力度。加强市场监测预警,引导农民有序售粮、企业均衡收粮。规范粮食收购行为,应收尽收。组织粮食收购企业根据发芽程度分类收购,防止出现卖难情况。对于不符合食用标准的粮食,组织设点收购,一方面确保不流入口粮市场,一方面最大限度保护种粮农民利益。

  夏粮进入收获期关键时期,遇到“烂场雨”天气,更要主动作为,方能迎来丰收。要树牢抗灾夺丰收的思想,立足“抢”字当头,坚持底线思维,增强紧迫意识、责任意识,扎扎实实、环环紧扣做好各项防灾减灾工作,为夺取夏粮丰收赢得主动权,稳住农业基本盘,守牢大国粮仓。(向秋)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