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飞天评论 >> 政经评论

【地评线】飞天网评:在“自找苦吃”中闪耀青春芳华

23-05-06 09:20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邵江梅

  “青年人就要‘自找苦吃’,说得很好。新时代中国青年就应该有这股精气神。”习近平总书记近日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勉励青年学生要树立吃苦精神,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吃苦耐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这些形象表述,对吃苦精神进行了深刻描述。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当代青年所面临的经济社会形势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新时代是一个物质文化生活更加丰富的时代,人民群众过上了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越是在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时代,越是要坚守吃苦耐劳精神,越是要保持艰苦奋斗作风。

  我们之所以强调“吃苦”的重要和好处,并非歌颂苦难,并非是要过苦行僧一般的生活,而是要在新征程中保持这种不怕困难、勇于吃苦的奋进精神。无论面对怎样的压力挑战,无论顺境与逆境,始终要在经历各种客观环境带来的困苦之后,依然能永葆一颗积极向上之心,擘画一个更加光明的未来。尤其是年轻人,在物质条件丰厚的时代,缺乏一种苦难历练,缺乏一种苦难磨砺,容易在工作与生活中迷失自我。正因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小院的青年学生选择到基层一线去“自找苦吃”,给予积极评价和高度肯定,认为新时代中国青年应该具备这种不怕吃苦、勇于吃苦、自找苦吃的精气神。

  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不经风雨、不见世面是难以成大器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迫切需要青年们拥有迎难而上、挺身而出的担当精神,迫切需要青年们主动去“自找苦吃”,在艰难困苦中磨砺自己。从艰苦卓绝的脱贫攻坚战,到任务艰巨的乡村振兴,从突如其来的疫情防控,到矛盾尖锐的改革一线,从科技小院,到科技下乡,从“三支一扶”,到抢险救灾等,新时代青年要主动到基层一线去,到条件艰苦的地方去,到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在基层的摸爬滚打中锤炼自己,在火热的斗争实践中淬炼自己,让青春的色彩更加斑斓。

  新时代青年不能有丝毫的“躺平”思想,不能有丝毫的享乐想法,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心理。要像树苗那样,唯有扎根大地,汲取充足的养分,才能茁壮成长;要像藤蔓那样,向着阳光,让青春不断向上攀爬;要像禾苗那样,在在地里墩一墩,才能吃土更深、扎根更实,在风雨中抗倒伏、立得住。广大青年要在基层墩一墩,夯实基础,才能行稳致远。“年轻一代要继承和发扬吃苦耐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摒弃骄娇二气,像我们的父辈一样把青春热血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

  青年是社会中最有生气、最有闯劲、最少保守思想的群体,蕴含着改造客观世界、推动社会进步的无穷力量。对于新时代中国青年来说,也面临着这样那样的困难挑战。从学业、情感、职业的选择,到房贷车贷的压力,从创业的压力,到生活的压力等,越是面对压力,面对困难,越是要敢于直面困难,敢于啃“硬骨头”,敢于走上坡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使命。当历史的接力棒交到新时代青年手中的时候,广大青年要拿出这股“自找苦吃”的精气神,志存高远而又脚踏实地,在实干苦干中让青春绚丽绽放。(李萍)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