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飞天评论 >> 政经评论

【地评线】飞天网评:让内需的动能更加激昂澎湃

23-03-18 08:31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刘姗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各地要增强战略自信,释放内需动力,激发内需活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越是在经济发展的关键时刻,越是要增强战略自信。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选择,是促进我国长远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战略决策。面对压力挑战,我们要增强战略自信。我国有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有强大的生产能力、完善的配套能力,有包括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在内的14亿多人口所形成的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为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提供了坚实的发展基础。

  我国有扩大内需的政策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立足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坚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出台实施一系列政策举措,内需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凸显。我国有扩大内需的巨大潜力。2022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43.97万亿元。自2012年至2021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8.8%,消费早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发展潜力巨大。2022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突破5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5.1%,投资空间广阔、动力充沛。只要我们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就一定能够推动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实施扩大内需,要推动消费与投资“双轮驱动”。我国消费市场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各地各部门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通过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等举措,着力促进消费升级和潜力释放。今年春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3.08亿人次,同比增长23.1%,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8.6%;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758.43亿元,同比增长30%,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73.1%。各地要抢抓机遇,注重创新引领,强化政策发力,注重多措并举,优化消费环境,持续提高优质供给水平,促进消费持续恢复,持续增强消费能力,要稳定汽车等大宗消费,推动餐饮、文化、旅游、体育等生活服务消费恢复。

  我国传统基础设施建设需求仍然很大,新型基础设施加快布局,产业转型升级投入力度加大,民生领域建设重点推进,将催生更多投资需求。各地要聚焦短板,持续拓展有效投资空间,持续优化环境,增强民间投资活力。要推动政策协同,完善扩大投资机制,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

  供给和需求是经济运行的一体两面。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要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实现国民经济良性循环。要进一步挖掘内需潜力,要牢牢把握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面对老百姓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的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需求,要优化供给结构、提升供给质量,通过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不断满足逐步升级的消费需求。要加大科技研发,增强供给创新力,着力老产品升级新功能,推动新兴品类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增强拉动消费市场增长的重要引擎。

  各地各部门要着眼自主可控,集中力量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等“卡脖子”环节,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要抓住全球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过程中孕育的新机遇,加快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等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进一步改善人民生活。(李萍)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