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飞天评论 >> 政经评论

【地评线】飞天网评:用好“深入基层”这把破局的金钥匙

23-03-15 09:07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邵江梅

  “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深入基层看到的全是办法。”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记者会上强调,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传递出了大抓基层的明确信号。

  “坐在办公室”与“深入基层”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坐在办公室里,由于缺乏对实际情况的了解,难以找到破题破局的办法,问题自然就多。走出办公室,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及时把握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自然就会豁然开朗,看到的全是办法。

  各级干部想干一番事业,出发点是好的,但不能在理论上空对空,不能“闭门造车”。只是坐在办公室里“谋篇布局”,其实就是一种脱离实际的空想,是一种“本本主义”。越是面对尖锐复杂的问题,越是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刻,越是要抛弃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越是要杜绝这种务虚的工作作风。坐在办公室里想出来的方案、作出的决策,必然会与人民群众的需求和想法脱节。好比温室里的花朵,看起来漂亮,一旦移植到田间地头,就经不起风吹雨打,自然就会凋零。迈步新征程,我们必将遇到各种矛盾问题,并且各种矛盾问题交错交织。这种情况下,各级领导干部要主动向人民学习,主动向基层学习,不能自以为是,搞一些花里胡哨的东西。靠坐在办公室里冥思苦想,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也找不到思路办法。唯有“眼睛向下”,做到“脚下粘泥、身上沾灰”,才能找到问题的症结与病根。

  有些问题看似剪不断理还乱,但只要深入基层实际,就会发现“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深入基层,要有一种虚心学习的态度。高手在民间。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唯有主动向人民学习,向人民请教,才能获得更多的智慧与办法。历史长河波澜壮阔,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创造了今天的中国。无论是从党的百多年、新时代十年,还是过去一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看,我们之所以能够在面对各种压力挑战中创造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能够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就,靠的就是深入基层实际的务实作风,靠的就是与人民始终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的强大力量。各级领导多到一线去,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向人民群众学习,才能真正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才能更好地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尤其是长期在大机关工作的年轻同志,要深入基层、心入基层,更多地接地气,才能练就真本领,才能解决真问题。

  新的使命任务对我们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从现在起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党全国人民的中心任务。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接力棒,历史地落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从乡村振兴到改革开放,从民生发展到统筹安全与发展,从着力扩大内需到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等,每一项工作都牵一发而动全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令人鼓舞,催人奋进。各级领导干部要始终重视基层、深入基层、大抓基层,在基层探索实践中去汲取奋进的动力,在基层磨砺中经历风雨、增长才干,才能在压力挑战中攻坚克难,不断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添砖加瓦、增光添彩。

  理论联系实际,才能迸发出创新创造的火花。各级领导干部既要坐在办公室里认真思考谋划,也要深入基层检验印证,要用好“深入基层”这把金钥匙,才能看得清问题、打得开局面。(李萍)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