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飞天网评:让人民幸福生活的成色更足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过去一年来,各地区各部门在民生福祉上持续用力,交出一份令人民满意的民生答卷。面向未来,各级领导干部要把让人民幸福作为“国之大者”,持续发力,久久为功,用奋斗与实干书写美好生活的新篇章。
2022年,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发展理念,迎难而上,加大民生保障力度,让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从教育到就业,从社会保障到住房等,人民群众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与实惠。2022年,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5%,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提高至91.6%。全国城镇新增就业累计实现1206万人,超额完成1100万人的全年目标任务。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0.5亿,同比增加2430万人。为2687万困难群体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参保率超过99%。全国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03.3万个。全国各类棚户区改造开工134万套,基本建成181万套;保障性租赁住房开工建设和筹集265万套(间);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25万个,涉及居民876万户。这些民生实事,件件桩桩都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各级领导干部既要抓好开局之年的经济发展,也要发劲使力,持续抓好民生实事。要始终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扎实做好民生发展这篇大文章。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必须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发展成果不断转化为生活品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对此,各级领导干部要做好统筹谋划,为民生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活力。在教育方面,要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进高等教育创新。在就业方面,面对今年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左右的压力,要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医疗保障方面,要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在住房方面,要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各地要聚焦聚力,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撑,让人民群众的生活更美好。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人民群众期盼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要求,想人民群众之所想,做人民群众之所做,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各种急难愁盼问题。要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从大学生就业,到农民工就业,再到各种困难群体的就业等,要切实保障好基本民生。要更加科学、精准、高效做好防控工作,围绕保健康、防重症,重点做好重点群体的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推进疫苗迭代升级和新药研制,切实保障群众就医用药需求,守护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防止出现规模性返贫。要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要提升社会治理效能。要强化安全生产监管和防灾减灾救灾。要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只有始终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我们才能赢得人民的拥护,才能在前进的征程中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张继)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