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飞天网评:持续释放移动物联网的“融通力”
移动物联网是物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实现万物互联、连接泛在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推动移动物联网应用全面发展,对于促进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培育信息通信行业发展动能、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据悉,我国移动物联网用户规模快速扩大,截至2022年底,连接数达18.45亿户,比2021年底净增4.47亿户,占全球总数的70%。
在持续投入中夯实移动物联网基础。顾名思义,移动物联网就是通过射频、红外等各种各样的手段,把物品以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连接到互联网上,从形成智能化的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作为一种网络,要具备各种硬件设施,要体现移动性和便捷性,也要体现实用性。随着数字技术的创新发展,我国在网络基础设施方面迈出了坚实步履。截至2022年底,移动通信基站总数达1083万个,全年净增87万个。我国已经初步形成窄带物联网(NB—IoT)、4G和5G多网协同发展的格局,网络覆盖能力持续提升。其中,窄带物联网规模全球最大,实现了全国主要城市乡镇以上区域连续覆盖;4G网络实现全国城乡普遍覆盖;5G网络已覆盖全部的县城城区。正是有了完善的网络基础设施,才为移动物联网的发展注入了源头活水,才构建起了多网协同的格局。推动移动物联网发展,各地区各部门要统筹布局,前瞻谋划,持续加大投入,不断强化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让移动物联网驶入快车道,跑出加速度。
在政策引导中建立移动物联网体系。近年来,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地方层面,都十分注重移动物联网体系和格局建设。从印发《关于深入推进移动物联网全面发展的通知》等文件,通过政策牵引,推动全行业共同构建NB-IoT、4G和5G协同发展的移动物联网综合生态体系,到组织开展移动物联网应用优秀案例征集和评选活动,不断提升移动物联网网络与芯片、模组、平台及行业应用等全链条产业水平,促进移动物联网应用产业生态全面发展,为移动物联网发展注入了政策活水。据悉,“十四五”时期,我国将面向重点场景实现移动物联网网络深度覆盖,形成固移融合、宽窄结合的基础网络,加快移动物联网技术与千行百业的协同融合,推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社会服务智能高效、百姓生活方便快捷。正是有了相关的政策激励,让移动物联网发展释放出了勃勃生机。据悉,截至2022年底,我国移动网络的终端连接总数已达35.28亿户,其中代表“物”连接数的移动物联网终端用户数较移动电话用户数高1.61亿户,占移动网终端连接数的比重达52.3%。
在场景应用中壮大移动物联网产业。无论是从移动物联网本身,还是从其引领带动层面而言,对中国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驱动作用。随着各种移动物联网应用场景的丰富完善,相关产业链不断延伸拓展,形成了具有巨牵引作用的产业链。我国已形成涵盖芯片、模组、终端、软件、平台和服务等环节的较为完整的移动物联网产业链。移动物联网终端应用于公共服务、车联网、智慧零售、智慧家居等领域的规模分别达4.96亿、3.75亿、2.5亿和1.92亿户,行业应用正不断向智能制造、智慧农业、智能交通、智能物流以及消费者物联网等领域拓展。随着网络技术创新的持续深入,随着移动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壮大,各类新场景必将不断涌现,移动物联网将在赋能产业升级、提升治理能力、丰富社会生活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张继)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