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飞天评论 >> 政经评论

【地评线】飞天网评:念好“三字诀”打好保供稳价组合拳

23-01-16 10:16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邵江梅

  供应丰、价格稳,既事关民生福祉,也事关经济大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确保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做好今年经济工作,我们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提升能源资源供应保障能力,保障产业稳定运行,做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为保持经济平稳运行提供有力支持,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筑牢基础。

  “稳”就是要稳生产。做好保供稳价工作,要抓实抓牢稳生产这个源头基础。如果不能生产出更多的粮食,如果没有充足的能源保障,保供稳价就是空谈。越是在经济发展的关键时刻,越是要始终端稳端牢粮食和能源这两个“饭碗”。当前,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挑战很多,端稳粮食、能源饭碗,对于夯实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基础、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意义重大。粮价是百价之基,粮价一旦出现波动,势必影响物价的波动。产量丰,粮价稳,稳物价就有了坚实的“压舱石”。2022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单月涨幅始终运行在3%以下,全年上涨2%,关键就在于我们实现了粮食丰收。能源是工业的粮食、国民经济的命脉。目前,我国能源自主保障能力保持在80%以上。价格稳,煤炭市场价格形成机制进一步完善,对涉及民生和经济发展重点领域的用煤用电用气,实现中长期合同全覆盖。无论面对怎样的压力挑战,我们要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要保障国内粮油供给,保证国产优质粮食供应。

  “畅”就是要畅链条。产业链供应链连接供需两端。不断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是统筹发展与安全、确保国民经济循环畅通的重要一环,也是保供应稳价格的重要一环。一旦产业链和供应链脱节,就会造成物价飞涨,就会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巨大影响。要让链条转起来,要千方百计确保重点企业稳定生产和物流畅通,找准关键核心技术和零部件薄弱环节,集中优质资源合力攻关,保证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要让主体活起来,市场主体有活力,供给能力有保障,用好助企纾困政策,让政策的活水滴灌到企业根部,将减税降费、稳岗扩岗、融资促进等助企惠企政策落细落实,加大稳链补链力度,有效激发市场活力,提振市场信心。要让流通畅起来,“痛则不通、通则不痛”,一个流动的中国才能生机勃勃,一个畅通的中国才能欣欣向荣。各地区各部门要补断点、通堵点,流通“主动脉”、畅通“微循环”,切实破解保供稳价的瓶颈和难题。

  “保”就是要保民生。做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既是党中央的明确要求,也是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近期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涨幅虽有所回落,但总体上仍处于高位,对国内价格的输入性影响犹存,国内经济逐步恢复,市场需求扩大,加之春节临近,猪肉、鲜菜、鲜果价格可能出现季节性上涨。对此,我们要不断完善保供稳价调控机制,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打出保供政策组合拳,有效保障民生。有效监管是关键,各地要深入实际,开展生活必需品质量价格专项检查、防疫物资质量价格专项检查,严厉打击捆绑销售、误导性标价、串通涨价、哄抬价格等违法行为。兜底保障是根本,各地要及时发放各类补助金,对困难群众实施物价补贴,及时有效缓解结构性物价上涨给部分困难群众带来的影响,保障好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让民生底线兜得更牢。

  (蒲都文)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