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飞天评论 >> 编辑推荐

“非静音车厢”可以选择但并非最优解

22-08-23 09:44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邵江梅

  近日,一段高铁上孩子吵闹的视频引发热议。视频中,一个三四岁的孩子因吵闹声音过大,被同车厢旅客劝说制止,不料却遭到孩子家长的怒怼。对此,有人建议高铁应设置“儿童车厢”。那么,一个专属于孩子的“非静音车厢”,能解决吵闹的问题吗?

  “非静音车厢”建议的提出,有着现实情景的需要。有的旅客,特别是经常乘坐高铁出差、在两地往返奔波的旅客,自然希望高铁能有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抓紧几个小时的在途时间好好休息、补充精力。此时若遇到孩子大声吵闹,尤其是较长时间停不下来,一定会感到十分郁闷、十分烦躁。对他们来说,“非静音车厢”的设置,可以让他们免除旅途的这种烦恼,更加惬意地体验高铁带来的享受。

  从技术层面看,“非静音车厢”有的很大的可操作性,不是办不到或很难办到的事情,也毋需投入更多的成本,只要细化服务就可以了。而细化服务,为乘客量身打造个性化优质服务,本就是铁路部门的分内之责。再说,2020年12月24日起,我国铁路部门在京沪高铁、成渝高铁的部分车次试点“静音车厢”服务,受到各方好评。有“静音车厢”的先行先试和成功经验,与之对应的“非静音车厢”应该也不在话下。

  由是观之,“非静音车厢”是解决孩子吵闹的一个可供选择的方案。到底效果如何,不妨让实践和时间来做评判。

  但是福祸相倚、利害相随,还有个问题需要考量。首先,谁愿意选择“非静音车厢”,这是一个现实问题。就算是带孩子一块出行的家长,恐怕也未必愿意呆在这种“非静音车厢”里,在噪音环境下完成旅行,他们也需要休息,也不愿因噪音增加旅途疲惫,除非高铁在票价上给与优惠。其次,孩子自控能力差,自制力及执行力不足是他们吵闹的直接原因,这是他们成长的必经阶段,也是他们认知社会的一个课堂。家长要教会他们,在公共场所一定要保持安静,懂得尊重别人、懂得公序良俗。把他们人为地放进“非静音车厢”,似乎就认可了吵闹的合理性,这对孩子成长未必有益。

  对待孩子吵闹的最好办法,是家长的严格教育和乘客的包容理解。作为家长遇到这种情况,应首先向周围乘客表达歉意,避免争执。同时采取更为有效的方法哄哄孩子,比如循循善诱、比如转移话题、比如调换位置……真的把乘客打扰到了,致歉是最好的缓和矛盾的方式。怒怼乘客,是下策中的下策,不但会加剧矛盾,还会给孩子成长带来极坏影响,不利孩子优良品质、健康人格的养成。

  作为乘客,要理解孩子吵闹有时并不是故意为之,要对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以更多的包容和耐心。有能力的可以帮家长一起哄哄孩子,讲个故事、送个礼物,而不是一味指责。有句话叫“理解万岁”,理解是包容的前提,是温润的春风,是对峙的克星,是和谐的良药。能在利益受损时站在对方立场设身处地替人着想,弱化矛盾、升华境界,这也是一种历练、一种美德。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