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飞天评论 >> 杂文随笔

殊途同归

22-07-14 18:08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邵江梅

  前几天,受单位委派,我前往苏州接受培训,见到了一位老同学,引起我关于教育的思考。

  专科生的大世界

  苏州乃繁华之地,虽然每天培训课程安排的很满,但到了晚上,我总想出去走走看看,想更深入的了解苏州,这个和深圳齐名一样繁华创造了各种制造业奇迹的城市。

  在高中同学群里得知,华同学在苏州发展。虽然好多年没有联系,但我还是试图联系了华。“啊,你来苏州了,咋不早说,给我40分钟,我马上就来,老同学,咱要好好聊聊。”电话那头,一样的爽朗声音。

  在酒店门口,我们见了面。我注意到华开的是保时捷。意识到“他这些年混的不赖”。给我带来冲击力的,来自他刚上大学时的情形。那年,我上的是重点大学,华是专科学校。看来是应了老话,“后来者居上”。

  “那年高考发挥失常,我上的是一所专科学校,毕业后先做翻译,后来做采购,再后来是自己开了公司。”华带我去了一家茶馆,我们俩煮茶夜话。在华看来,因为大家上的是家乡最好的高中,当时考了个专科学校,还是蛮失望的。但刚从大学毕业,自己也比别人更加的努力。

  “苏州是个好地方,在做采购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关键是苏州经济基础好,这里到处都是机会,只要肯干,就有成功机会。”华茗了一口茶,手势幅度有些大。他告诉我,自己公司业务,开始是做仪表,然后转型,现在做各种科技产品采购,“为大公司转型升级提供增值服务”。苏州就像是大海,有脑子肯干的人,在这里游的很欢。“当年我上的是专科大学,有些自卑,现在我的企业里,有好多985研究生。我感觉学历并非最重要,关键是抓住时代给予的发展机遇,当然教育给我们的不光是学历,而是思维能力。我还是要感谢国家给予我们的高等教育机会。”华一脸自信的说。

  华踌躇满志,一年做了几个亿销售额的他,朝着上市目标奋进,苏州这个充满活力的地方,对他来说就是个“大世界”,勤奋聪明的华,前头,也有一个充满希望的“大世界”。

  职教生的大事业

  想想华的经历,再看看我的身边,这样的故事比比皆是。当我们用第一第二学历衡量一个人,甚至草率的下结论时,却不知在中国这个快速发展的巨轮上,每天都在发生奇迹,而收获改革发展红利的人,很多很多。英雄不问出处,学历不论高低,勤奋肯动脑子,就一定能人生出彩。

  从苏州回来,我收到了表弟给我寄的水果。整整有50斤,包装精美,上面是“思源”牌商标。桃子、葡萄,还有西瓜,“百分百有机”。“表哥,这是共富水果,你一定喜欢,暑假了吧,天气很热,我在家乡的山区,搞了个绿色生态山庄,欢迎带全家人来避暑。水果包吃够。”曾经说话喏喏的表弟,电话里透着爽气和自信。

  我记得那年中考结束,是我送表弟去上的中职学校。舅舅还是有些失望的,表弟自己也责怪自己不争气。然而我告诉舅舅,国家发展职业教育,自有其道理,在这里能学到技术,以后靠技术吃饭不丢人,看到商业还能创业。

  表弟果然很争气,在职业学校里学电商的他,一毕业就投身家乡绿茶的电商业务。家乡的绿茶品质是好的,据说明清时还是贡品,只是后来名气没了。表弟用他在学校里学的品牌打造本领,做出了自己的品牌,让绿茶价格发生品牌溢价。随着业务越做越大,成为家乡有名的企业家。

  “我没有忘记自己的职教生背景,但挺适合我的,当年老师教我的都挺适合我,后来创业也得到了老师们的帮助。后来创业成功了,做的越来越大,主要还是家乡越来越富了,国家在农村投了很多钱,路修的更好了,物联网很发达,愿意去农村旅游消费的城里人更多了,这是我们创业人赖以发展的突然。乡村振兴给我们带来了好机会。”表弟向我说明,他的“思源”水果品牌,正是来自“饮水思源”之义。

  “终生学习者”的大逆袭

  华子和表弟的故事,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学历上,他们都未必有多大优势,但他们很好的用了自己所学,应时代大潮,通过后天努力,在社会创新创业大潮中找到了自己属于自己的坐标。本科和研究生都自认很顺利的我,对教育资源获取对个人发展的影响,有了新的理解,在我看来,“这个是活力四射的时代,机会随处可见,教育能助人发展,但关键是你怎么定位自己、发展自己。”

  浙江杭州是创业的沃土,今年南方日报版社出版的《有数:普通人的数字生活纪实》中,讲述了一群年轻人“连续创业”的故事。主人翁,正是故友杜渊。与杜渊相识于2014年,当时他组建学生团队开发“口袋杭电”的项目,与我们交流过在校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和规划。“口袋杭电”不仅在杭电获得迅速推广,后来在杭州以外高校扩展。他们团队获得浙江省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创业大赛本研组创业实践类一等奖,获9家投资机构为其举牌。现在,杭州市中心一路往西20公里处的梦想小镇天使村,时年21岁的大二学生杜渊团队拿到了“梦想小镇”的金钥匙。在经历了QQ、微信、社群等领域后,杜渊团队不断迭代APP和QQ小程序,在这两个平台上,300万人参与线上交友活动。杜渊说,他的梦想是创建一家能为社会创造价值的独角兽公司。

  杜渊、老潘的经历,进一步验证了我的判断。这两天,我带着一群学生在杭城做民企发展现状调研。在一个不起眼的巷子里的一个写字楼,我见到了老潘。老潘是一位在业界小有名气的企业家。做传统实体经济起家的老潘,现在正带领一群年轻人搞“电子签章”研发。

  什么叫电子签章?以往证实身份,要用手工签字,这在商业来往和个人征信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场景。后来发生疫情,不能面对面签字怎么办?电子签章的需求,变得很大。老潘在商业往来中发现了这一商机。他立即从公司高学历年轻人中抽调精干力量,并从一些大学毕业生中物色“有研发潜力者”。

  目前,老潘的电子签章业务发展的很好。“目标是两年内成为准独角兽公司。”老潘现在把大多精力用在这个潜力巨大的新业务中来。从传统经济到数字经济,老潘的跨度蛮大的,而且在新经济领域有些“引领潮流”的感觉。我不禁对老潘多了好奇,问他为啥这么有创新意识。

  “不瞒您说,我可没有上过大学,但我觉得我是一个连续学习者,终生学习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我们这个快速前进发展的时代,是最好的课本,读懂了悟透了,个人发展的机会很多。学历不重要,重要的是学习能力,从国家民族发展中获取发展机会。”老潘的话,让我茅塞顿开。

  华子、表弟和老潘的故事讲完了。我在想,当我们说学历、受教育机会,一定不要“以学历论英雄”。上什么类型、层次学校,都是好的,只要勤奋努力能把握机会,只要终生学习,改革发展的红利,一定能“人人出彩”,大家都能殊途同归。努力吧,新时代奋斗者。(黄颖)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