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时代答卷人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对困难群众的兜底保障,体现的是党和政府的民生厚度、政策温度,以及全社会的文明程度。前不久,民政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切实保障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部署各地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扎实稳住经济、完善社会民生兜底保障措施有关要求。从教育到医疗卫生、从就业到社会救助......一系列务实举措,为保障好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提供了有力支撑。(人民日报)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增进民生福祉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我们党干革命、搞建设,都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党中央想的就是千方百计让老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践行“让老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对于党员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来说,就是永葆入党初心,做群众的服务者,坚持“以百姓心为心”,“身入”基层,“心”到基层,用脚步丈量民意,常与群众同坐在一条板凳上,听真话、察真情,多了解困难群众的期盼,多解决困难群众的问题,满怀热情为困难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党的十八大以来,民生福祉不断深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让老百姓幸福的必答题,认真解决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民生工作,增进人民福祉,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不让一个困难群众掉队;想方设法促进就业增收,让人民群众“钱袋子”鼓起来;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织密织牢社会保障网,让兜底保障强起来……无论哪一件、哪一桩,都直接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共产党人唯有初心永远不改变,方可告慰历史、告慰先烈,才能不负时代的期盼和人民的重托。在一往无前、不懈拼搏中,守初心践使命,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奋斗到底,赢得民心、赢得时代。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从浙江嘉兴南湖上的一叶小小红船到陕北黄土高原上潮湿破旧窑洞,从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到革命的星星之火逐渐燎原。我们党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自成立以来就坚持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使命。正因为如此,才得以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凝聚民心,不断走向壮大。百年奋斗历程,我们党带领人民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还深刻改变了世界格局和发展趋势。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全体党员要坚定信念守初心,厚植情怀思人民,践行使命勇担当,以一辈子只干“一件事”的坚守,用求真的精神、务实的作风、实干的行动把“为人民谋幸福”这件事办好,竭力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当好人民群众贴心人,及时解决群众所急所忧所思所盼,让富强中国的成果真正惠及每一名普通老百姓。(张云艺)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