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飞天评论 >> 民生杂谈

以法治利器斩断贷款推销“灰色”产业链

22-04-15 09:38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邵江梅

  近期,来自各个银行的贷款短信和电话多了起来。总有不请自来的电话声称自己是某某银行的客户经理,让人烦不胜烦。但事实上,在你收到的贷款推销短信中,大多出自贷款中介公司,类似情况让人烦不胜烦。据钱江晚报新闻记者调查后发现,从个人到贷款中介,再到银行,已经形成了一条围绕贷款信息“不可明说”的产业链条。(《钱江晚报》)

  其实,在生活中收到贷款骚扰短信早已司空见惯,每天总有不明来历、不明目的的骚扰短信来“问候”,让人既无奈又恼火。有时还以为错点了诈骗链接,一时不知所措,但冷静后不得不思考:贷款中介公司手中怎会有如此多客户信息?该如何避免被骚扰?诚然,信息泄露作为极度敏感的字眼,亟需净化贷款“生态圈”,还用户舒心、放心、安心。

  理清“灰色”产业链,就得从源头着手,查明信息来源和去向,进而“揪出”盘根错节的违法网络。据记者调查,获得号码的主要渠道有三种:一是在贷款中介公司在各个平台投放贷款广告后的需求信息;二是通过区号随机组合;三是购买一些“号码名单”。显然,在现有信息保护机制下,贷款中介公司无法以正规渠道获取大量客户信息。要明确,非法倒卖个人信息的不法公司要承担法律责任。

  我国刑法明确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因此,笔者认为,对非法泄露、贩卖个人信息的个人及组织要依法打击,是对当事人的一种严肃震慑,更是敦促行业良性发展的好办法,是一堂落到实处的法治课。

  借助信息贩卖推销贷款信息是“点”,规范银行贷款业务以及贷款中介公司才是关键。整个利益链当中,银行是受益者之一。据了解,银行方面基本不与中介公司签正式的合同,这样做既可以规避风险,又可增加业务量、降低成本,对于银行来说是“一举两得”。总的来说,贷款中介公司理应在降低用户贷款成本与服务银行两方面找到生存的“平衡点”,一旦被利欲熏心,则会沦为规避法律、坑害用户的工具。

  贷款中介公司业务,只有经得起法律和时间的检验才能获得用户的信任,也才能谋求更大的发展。拉罗什富科:“假如我们??都不能保守秘密,怎么能指望别?替我们保密呢?”作为用户,我们不妨从消费办卡、旅馆开房,甚至网购快递等细节着手,做好个人信息保护,不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韩欣)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