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飞天网评:为市场主体注入营商环境的“甘”泉
作为经济中最有活力的“细胞”,市场主体数量多少、活力高低、结构优劣以及成长快慢,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目前,我国市场主体总量已突破1.5亿户,不仅成为了巨大的就业“蓄水池”,也是稳住经济基本盘的底气和韧性所在。
近年来,甘肃持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为市场主体注入了源头活水。在近日召开的甘肃两会上,营商环境成为了一个焦点。据悉,2021年,甘肃省新设市场主体30.98万户,日均新设849户,市场主体总量突破200万户、达到203.27万户。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12户,中小企业对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51.4%。推动经济实现稳中有进,要持续为市场主体提供更加周到的服务。
持续注入改革开放的活水。今年经济工作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世纪疫情冲击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各地要用好改革关键招,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市场主体的各种困难问题,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最大限度激发市场主体的动力活力。也要推进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大程度释放发展活力,做到全面深化改革与高水平开放同时发力,为市场主体创造更加良好的发展条件。要聚焦“放管服”改革,持续取消、调整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大力压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持续改善营商环境,深入推进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深化投资审批、招投标等领域改革,实施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进一步破除市场准入隐性壁垒,让市场主体充满勃勃生机。
持续注入金融服务的活水。充裕的资金是确保市场主体自身发展的命脉。对于中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来说,各种减税降费与税费缓交政策无疑是一场普惠的“及时雨”。今年,国家层面将实施新的减税降费政策,强化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制造业、风险化解等的支持力度,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各地既要全面贯彻落实各类减税降费政策,更要深入开展各类“千企调研纾困”行动,着力化解企业历史遗留问题。要在中小微企业欠款清收上,在电价改革上,在能源保障上,在促进政银企互动上等,提供及时有效的金融服务,构建地方一体化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网络,加强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加大中小微企业专项贷款投放,促进融资增量、扩面、降价,为市场主体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服务活水,让更多市场主体破壳而出。
持续注入数字服务的活水。随着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催生了以数字经济为主的各类市场主体,也促进和带动了传统产业的发展壮大,尤其是数字政府的建设,为市场主体服务提供了新平台、新模式、新动力。利用各地的大数据管理局和大数据中心,构建数字政府应用体系,建成数字政府运营指挥中心,全面推进“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一网协同”,着力打造网络政务服务特色品牌,为市场主体提供更加周到及时便捷的服务。持续完善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打造政务服务升级版,让市场主体和广大群众享受实实在在的数字红利。各地要用好互联网平台,切实走好网上群众路线,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全方位的数字化服务。
各地经济发展程度不同,营商环境也有差距。只要我们用好各种利好政策,加大改革力度,完善服务措施,营造营商环境友好的发展态势,切实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以营商服务“软环境”催化高质量发展“硬实力”,我们就能够催生更多市场主体,并为地方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活力。(陇平)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