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飞天网评:下沉基层要用心用情用力 方能把为民服务落到实处
如何增强乡镇(街道)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换位思考、主动服务,一窗式受理、一站式办理、跨区域通办,让服务队伍更有活力……只有坚持问题导向,不断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
保障和改善民生,解决群众身边各类急难愁盼问题,历来是党和政府的头等大事,这不是一时一事的政策安排,而是中国前进道路上的本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曾形象地指出,“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民生是‘指南针’”。 群众身边各类急难愁盼问题,都是由一件件民生“小事”组成,虽然看起来零零碎碎,甚至微不足道,却一头连着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具体需求,一头连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宏观大局,是构成国家“大事”的“骨架”。解决群众身边各类急难愁盼问题,是办实事的必选题、必答题,如果这些问题解决不好,高质量发展就无法保证,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无从谈起,新的赶考路上更会举步维艰。
群众需要办的实事总是很多,但限于地方财力,实事只能一件一件地办。哪些是当紧要办的,哪些是群众最急需的,哪些可以先缓一缓,哪些暂时还不能办,就更应在与公众互动和沟通方面做好文章,充分吸纳群众智慧,这不仅不会降低决策人的尊严,更不会增加决策阻力,相反,因为博采众长,反而会让瑕疵和意想不到的漏洞得到修正。而公共决策如果停留在自闭状态或者狭隘状态,视野不够开阔,常常会造成决策失误。遗憾的是,以往不少地方在确定办哪些实事时,忽略了听取群众意见。
“德莫高于爱民,行莫高于利民。”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要时时处处替人民着想,为人民考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事是服务于民、造福于民的重大举措,是衡量政府官员是否真心实意为民造福的一把标尺。当前,在开展“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主题党史学习教育的进程中,各级党委、政府只有尽可能多地疏通渠道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事,才能朝着未来迈出坚定的步伐,才能减少各种折腾,才能使各项工作真正做到务实、为民、利民,才能真正肩负起党和人民的重托,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党的力量来自人民。只有坚持到群众中去,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问需于民,向人民群众请教,集聚人民群众的力量,将干群拧成一股绳,也才能在齐心协力中找到解决问题最为合适的办法。向群众问解决问题的“锦囊妙计”,广泛倾听群众的声音,在广开言路中“竖耳朵”,在沉身基层中“开心扉”,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我们定能团结带领亿万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王琳)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