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飞天网评:合力弹好充分就业“三弦琴”
就业是民生之本、财富之源。我国有14亿人口、9亿劳动力,解决好就业问题,始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心系就业这个最大的民生,并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把解决人民群众就业问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毕业季,就业季。从近年失业率年内高点看,正是在7-8月份,尤其是在疫情的影响下,今年的毕业季,就业难更是明显。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数据显示,今年1—6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为5.2%。尽管其处于“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但就业形势稳中有忧,稳就业仍需加力。
经济发展是实现稳就业之本。众所周知,提高就业岗位承载能力,是实现充分就业的必要条件,“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而推动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正是实现就业岗位扩量提质的关键。正所谓,经济强则就业稳。面对就业之难,各地应在规划项目引进、实施产业发展、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上,优先考虑吸纳就业能力强的行业产业企业,将就业指标与经济发展挂钩,挖潜力创岗位,拓宽就业新空间,聚焦当地产业园区、扶贫工厂、农产品加工业、特色农业等,做好就业与发展统筹。以经济发展拉动就业能力提高,实现劳动者充分就业,稳住就业的基本盘。同时以劳动者收入的增加,促进消费增加和经济增长。实现经济发展与稳就业的良性循环。
创新创业是实现稳就业之源。近年来,特别是去年以来,受疫情影响,各地围绕稳就业,开展百万青年技能培训行动;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提升双创示范基地带动作用;实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促就业行动……许许多多的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者,从找工作、强技能到自谋职业、创新创业,由此实现了就业。实践证明,创新创业正是我们拓展就业空间的新引擎。尤其是在后疫情时期,更是要最大化发挥创新创业这一实现就业的“储水池”“生力军”作用,多问创新创业之需,完善创新创业之策,搭建更多的创新创业平台,拓展更多创新创业渠道,打造更多的创新创业载体,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出台更多扶持性政策,从资金、场地、税收上给予更多的支持,鼓励新经济加快发展,加快推进包括5G、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网络零售、移动出行、线上教育培训、互联网医疗、在线娱乐等行业发展进度,加强对家政服务、养老托育、电子商务、共享经济、乡村旅游等社会有需求、就业有实效领域的引导,为劳动者创造更多的就业创业机会,培育更多的就业新增长点,让更多的劳动者通过灵活就业、自主创业等实现自己的就业梦想。
公共服务是实现稳就业之要。就业公共服务是促进市场供需匹配、实施就业失业管理、落实就业政策的重要载体。着力拓展社会力量参与就业公共服务的渠道,构建覆盖就业服务部门的数据共享平台,整合就业信息资源,解决用人单位与求职者信息不对称问题,缓解用人单位“招工难”和劳动者“求职难”。针对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群体就业的差异化需求,帮助其转变就业观念,加大职业培训和技能培训力度,增加技能人才供给,满足人才市场需求。加大对残疾人、零就业家庭等困难群体的帮扶力度,开展送政策、送技能、送信息等活动,借鉴脱贫攻坚经验,开发街道、社区公益性就业岗位,拓宽就业服务供给,促进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有效对接,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邓尤福)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