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飞天评论 >> 政经评论

【地评线】飞天网评:浓情端午粽飘香 传统文化永流芳

21-06-13 10:06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邵江梅

  “额头画王、手戴五彩”“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端午节是我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划龙舟、吃粽子、浴兰汤这些传统民俗,是端午节最鲜明的标志。

  上下五千年,纵横数万里,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中秋节、重阳节、除夕,每一个节日的背后,都有其历史渊源、美妙传说、独特情趣和深广的群众基础,反映着民族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寄托着整个民族的憧憬,这是中国传统节日最显著的特点,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民族智慧的象征、民族精神的结晶、民族审美的典型,给我们以醇厚绵长的心灵滋养,给民族以生生不息的动力。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端午节又叫端阳节、中天节,充盈着先人对自然的尊崇和对时令的敬畏,弥漫着浓厚的历史和人文气息,在千百年来的历史演变中,始终与战国末期的政治家、诗人屈原紧密相连。在民间传说里,屈原在端午这一天投江而死。这一天,便成为纪念屈原的日子,并留下了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等习俗,形成独具特色的端午文化,饱含着爱国、责任、忠诚、坚贞等优秀品质,成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的象征,成为弘扬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契机,彰显了全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和凝聚力。

  有专家认为,从人类学或民族学的视野看,端午节的来源是十分多样而又互为歧异的。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地区,都各有自己独特的端午节来源的传说。如湖南省麻阳县的龙舟竞渡并非是纪念屈原,而是为了祭祀盘瓠。节日的活动内容也因地而异。如彝族在端午节期间,要进山采草药;仫佬族则要抬纸船到田间,由师公巡船赶虫,以为可保禾苗成长;藏族青年男女则到野外进行赛马、对歌、丢手帕、抢帽子等活动;一些地方的苗族,还有跳鼓舞、赶花山及唱歌游方等活动。这些,都体现了端午文化的多样性,但万变不离其宗,纪念屈原始终是端午节最醒目的文化符号。

  六月莺歌燕舞日,又到粽味飘香时。虽然端午习俗丰富多彩,文化意蕴深厚而多样,但其现代价值却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大背景下,颂屈原,讲故事,谈历史,吟诵屈原诗歌、经典诗词,看电影,参观红色旧址遗迹等等,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全国各地都在与时俱进,借端午契机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把现代文明因子与传统节日文化内核进行无缝对接、有机融合,进一步深化、拓展爱国主义教育方式和途径,使端午文化大放异彩,成为社会生活中一个鲜活的精神文化坐标,让这个传统节日更有意义,让传统民俗焕发出新的活力,令人感奋、让人振奋。

  一片粽叶,裹入缕缕情思;一把艾草,插上憧憬期望。以节载道、以节承志,从端午文化中洞看历史,从传统节日中汲取力量,留住国家和民族的记忆,在粽叶飘香中升华我们的家国情怀,让我们在追梦圆梦的征途上更加踏实,更加沉着,更加自信,更加有力量,就像端午的粽子一样,永远飘香在世世代代中国人的生活中。(唐杰)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甘肃举行党史宣讲大赛 守正创新开展理论宣讲 甘肃举行党史宣讲大赛 守正创新开展理论宣讲
  • 白雪覆盖的太子山与金色的花海绿色的田园相互映衬出一幅秀美画卷 白雪覆盖的太子山与金色的花海绿色的田园相互映衬出一幅秀美画卷
  • 茶村李子坝 茶村李子坝
  • 云端的麦积山 云端的麦积山
  • 兰州市西北新村社区联合西北新村小学开展“品民俗·迎端午”主题活动 兰州市西北新村社区联合西北新村小学开展“品民俗·迎端午”主题活动
  • 张掖甘州区靖安乡新沟村的3000亩高标准玉米制种基地 张掖甘州区靖安乡新沟村的3000亩高标准玉米制种基地
  • 1-5月省列重大项目累计完成投资608.83亿元 1-5月省列重大项目累计完成投资608.83亿元
  • 甘肃省首个钢渣改良黄土路床试验段成功铺筑 甘肃省首个钢渣改良黄土路床试验段成功铺筑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微博甘肃

即时播报

1   甘肃举行党史宣讲大赛 守正创新开展理
2   白雪覆盖的太子山与金色的花海绿色的田
3   茶村李子坝
4   云端的麦积山
5   甘肃省法院2020年度十大执行案例发布
6   兰州大学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
7   兰州市西北新村社区联合西北新村小学开
8   兰州市举办诗歌吟咏朗诵活动庆祝端午节
9   甘肃省职工演讲比赛决赛在兰举行
10   嘉峪关市中级人民法院深入开展“我为群
11   白银会宁:用好红色资源 传承红色基因
12   张掖甘州区靖安乡新沟村的3000亩高标准
13   甘肃省率先完成4种证件换发工作
14   1-5月省列重大项目累计完成投资608.83
15   甘肃省首个钢渣改良黄土路床试验段成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