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飞天网评:环保督察通报是一堂深刻的警示课
生态环境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推动绿色发展,就生态环境治理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出现了稳中向好趋势。
但是,今年第二轮第三批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通报指出,搞样子工程,做表面文章,甚至弄虚作假……今年4月,第二轮第三批中央生态环保督察进驻8省(区)后,一些地方假装治污,尽管手段“高明”但也纷纷现出原形。这不得不说是给我们上了一堂深刻的警示课,值得深思和重视。
事在人为,毛泽东同志说过:“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在2018年5月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是本行政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第一责任人,各相关部门要履行好生态环境保护职责,使各部门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分工协作、共同发力。”这为我们落实污染治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明确了责任指向。如今,在经过了2020年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决胜年之后,一些地方却存在“放着入湖污水不治理、只对局部湖水水质进行简单治理”“除罚款落实到位外,未对企业数据造假行为开展任何深入调查”等等假装治污现象,恰恰说明有的地方、部门和干部没有切实扛牢治污攻坚政治责任,在治污上表现得麻皮大意、心存侥幸,治污的决定性因素作用未能得到真正发挥。从表面上看,是履职尽责不到位,弄虚作假,治污不力。但其实质是形式主义思想和作风作祟的必然。
决定一切事物的因素在人,而决定人行为的是思想。应付式治污、流于形式治污、弄虚作假治污,这些行为的存在,正是暴露出一些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够深入,没有真正深刻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没有真正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没有真正从思想上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没有真正担当起治污政治责任。这既是对中央环保督察工作的轻视,更是对属地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不负责任。
作风决定作为,有什么样的作风就有什么样的作为,弄虚作假的治污,怎能在污染治理上敢于“刮骨”“断腕”;浮于表面的治污,怎能在污染治理上深入其根,抓好细节;应付督察治污,怎能防止污染不反弹,不死灰复燃。“在线监测站房的封条已被撕掉”“计划关停的焦炉仍处于装煤焖炉状态”......这些何尝不是“表态调门高、行动落实少,整改态度不坚决”的结果。治污乱象无疑是一面镜子,照出的正是一些干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之作风做派。
思想正行动明,治污重在治思想。切实转变重经济轻环保的思想认识,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观,绝不能在污染治理上有“歇一歇”“放一放”的想法,从思想上真正树牢、扛实、抓紧治污政治责任,提高治污政治站位,坚持治污零容忍态度,持之以恒狠抓“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
作风正事业成,治污重在治作风。有罚款有执法不意味着真作为,治污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善始善终,在治污上动真碰硬、敢于亮剑,敢于同那些违反政治纪律,阳奉阴违、我行我素,甚至与破坏环境的不法者沆瀣一气的行为作坚决斗争,发扬“钉钉子”的治污作风,抓好一项一项治污举措的推进,抓好一件一件污染问题的整改,以打赢治污“作风保卫战”拿下治污攻坚战。
治思想、治作风,其根本在治人。对在治污上弄虚作假,瞒天过海、装装样子、做做文章、欺上瞒下的干部,特别是负有领导责任的干部,必须真追责、敢追责、严追责,做到终身追责。(邓尤福)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