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晒稻谷”是对“粒粒皆辛苦”的最好诠释
近日,广东广州一幼儿园老师教小朋友晒谷子,引网友称赞。老师称,晾晒稻谷是方案教学,想让孩子们体验粮食的来之不易,珍惜粮食。小朋友特别喜欢,接下来还会请家长带小朋友一起下地插秧。(3月20日《红网》)
近年来,随着各地各学校对学生“劳动教育”的越来越重视,各种各样的劳动教育形式也应运而生,诸如:开辟校园田园角、组织学生到田间认识农作物、拾稻穗……这些形式多样的“劳动教育”,无疑对培养学生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一直以来,学校“劳动教育”严重缺失,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学校“重文化课轻劳动课”使然。作为“德智体美劳”五字教育方针中的重要一环,“劳动教育”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并未获得应有的重视与足够的课程配比。加之,受教育大环境的影响,一些中小学校对文化课比较重视,课程安排也多,而劳动教育课虽有涉及,但面比较窄,课程安排也很少。有的学校甚至只把“劳动课”停留在了“课程表”上,根本就没有落实到“行动中”。
正因为学校“劳动教育”的一直缺失,才导致很多学生“五谷不分”,不是有“米是从米袋里倒出来的”“小麦当韭菜”这样的笑话吗?虽然很多学生对“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诗句倒背如流,但又有多少学生真正理解它的含义和内涵呢?
记得孩提时代,我们这一辈农家孩子,除了上学之外,放学也好,节假日也罢,我们基本上是帮助父母在农田里干农活,种田、割稻、除草、挖番薯等,几乎每样农活都要去做。正是因为通过亲身做过一些诸如种田、割稻、种田、除草、挖番薯等农活,我们从小就懂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懂得如何珍惜粮食、节约粮食。应该说,小时候做农活的经历,对我们的人生来说,是一笔拿多少金钱也买不来的宝贵财富。
此次,广州一幼儿园教小朋友“晾晒稻谷”“下地插秧”等农事劳动,无疑是一堂最好的“劳动教育”,是对“粒粒皆辛苦”的最好“诠释”。笔者以为,这不但能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劳动、学会劳动,懂得珍惜劳动成果,同时对学生也是一种能力、意志和美德的培养,这对学生的将来和健康成长都是大有裨益的。
但愿各地各学校不妨多组织一些类似“教学晒稻谷”这样的“劳动教育课”,既让学生真正理解“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内涵,又让“劳动教育”始终伴随着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并让每一位学生从中获益。
浙江省开化县教师进修学校通讯员:叶金福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