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飞天网评:“制度优势”是亮眼经济指标的重要保障
今年入冬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在全世界范围内再次大面积传播,多个重要经济体GDP下降明显,贸易活跃度下降,为世界经济复苏披上了阴影。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虽然也面临着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但同时也保持着强大的定力,通过强大的动员统筹能力,一面抓疫情防控常态化,一面抓社会经济发展,不仅使本国经济实现了正增长,同时也带动着世界经济走出泥潭。
中国一直以来是跨国公司的投资宝地,因为有着全产业链的工业基础、丰富的人力资源、稳定的社会环境、优惠的营商政策。同时,在新冠疫情席卷全世界之际,中国也适时成为了跨国投资的“稳定器”和“避风港”,纷纷将资金投到中国市场。数据显示:中国非金融领域实际使用外资9999.8亿元,同比增长6.2%,2020年4月开始,连续9个月实现单月吸收外资正增长。根据商务部数据,对中国投资前15位国家和地区,投资增长6.4%,占比98%,做到了引资总量、增长幅度、全球占比“三提升”。
中国引资逆势增长,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密不可分。在疫情爆发初期,中国采取了有力措施和政策支持,展现出了强大的动员能力和统筹协调能力,率先控制疫情,率先复工复产;大力完善了自贸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建设,着力营造国际化、便利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成功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如期完成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大力推进实施外商投资法及其实施条例,全面取消商务领域外资企业审批备案,实施信息报告制度,发布中国外商投资指引,加大投资促进保护力度……,正是优越的制度和稳定的社会环境为外资带来的巨大收益和良好的预期,据商务部调查显示,近六成外资企业2020年营业收入、利润实现增长或持平,近九成半企业对未来前景持乐观或谨慎乐观态度。
科技创新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近年来,中国探索实践了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路径。面对疫情的冲击,中国积极加速创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如运用大数据技术,分析疫情严重地区人员流动情况;利用“人工智能(AI)测体温”技术,对疑似发热人员智能筛查比对;利用无人机、自主移动机器人对公共区域进行消毒。技术创新在推动中国率先走出疫情的影响、实现经济正增长的同时,也全面加速和深化了各行业、产业数字化转型的节奏。数据显示:高技术产业吸收外资增长11.4%,高技术服务业增长28.5%。这无疑说明了中国经济转型的成功,外资不仅看好中国的软环境,更看好中国的硬实力。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当前,中国不仅有广大的市场作为支撑,同时也有着强大的外资和贸易作为拉动,相信有这些因素的叠加,必然能够驱散疫情的阴霾,带动世界经济走向新的发展征程。(王鑫博)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