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铁路让出行由“只能”变为“智能”
今年1月至11月,长三角铁路发送旅客突破4.3亿人次,达到4.33亿人次(其中长途直通旅客0.83亿人次,短途管内旅客3.50亿人次),日均发送129.1万人次,占全国铁路客发总量22%,全年客发量有望突破4.7亿人次。(新民晚报)
4.7亿不仅是一个数字,更是铁路部门的初心和坚守,疫情发生以来,长三角铁路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和影响,但是铁路部门没有放弃而是积极响应号召,率先发力,配合疫情防控,利用自己的运输优势给疫区运去了大量的物资,在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后,推出了一系列恢复经济加速市场活力的举措,从一开始的“打折票价”到后面的增开复工复产列车,铁路部门在用自己的行动为我国疫情防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承载着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长三角铁路,在疫情发生以来,积极落实防控措施,在保护人民群众出行安全的前提下,加强客运组织,便捷了人员的流程和出行,对助推经济社会秩序全面恢复起到了积极引领作用,受疫情影响的客流量也得到了有效的恢复,现在的长三角铁路已经成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 “新引擎”。
长三角铁路实施灵活的“一日一图”。我们都知道铁路调图,不仅是为了图“市场”更是为了图“民生”,在受到疫情影响后的铁路积极推陈出新,坚持以旅客出行和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旅客的运行特点在“4+3”的开车模式上,探索了更精细的高铁“一日一图”编制,安排日常、周末和高峰期,按需求进行开车,有效的供给,既满足了旅客高峰期间的运输需求,还解决了不浪费运力这个难题,可谓一举两得。
长三角铁路温暖了旅客回家的路。随着铁路网的不断织密,现在的长三角地区已经形成全国最为密集完善的高铁网,已经让地区的 “三省一市”41个地级以上城市中34个通了高铁,老百姓的出行拥有更多的选择,1小时至3小时生活圈、经济圈,变成了现实,让旅客在出行中体验更加美好的服务。
长三角铁路编好“运行图”,画好“同心圆”。铁路部门坚持列车向着市场开,列车向着老百姓的心理开,精心编制短期内和长期内的运行图,动车组实现公交化开行,根据旅客量开行列车,既节省的成本,也方便了旅客的出行便利,让旅客在美好出行中感受精准化服务。
长三角铁路借力“互联网+炫科技”等开启智慧客运新时代,在社会迅速发展的今天,一票难求和人等车已经逐渐被智能化的出行所代替,铁路网使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缩短,给国民的经济带来显著的提高,给美好出行带来了人工智能,让老百姓的出行由“只能”增添了许多“智能”。(赵建蒙)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