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铁路答卷,彰显发展速度与服务质量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十三五”规划即将迎来圆满收官,“十四五”规划亦将顺利开启。
据媒体报道,“十三五”时期,西部贫困地区铁路建设加快推进,中西部地区路网规模持续扩大,占比达到62%;优化铁路运力配置,开行公益性“慢火车”和贫困地区农产品运输专列,保障贫困地区群众出行与物资运输;开辟绿色通道,为抢险救灾、公共卫生等应急运输和国防交通提供坚强保障。
从中老铁路标志性工程和雅万高铁标志性项目有序推进,到亚吉铁路、蒙内铁路等一批项目建成投产;从铁路技术装备出口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到中欧班列快速发展,截至2020年9月底累计开行超过3万列,“十三五”时期的重大工程项目凸显战略性和牵引性,代表着世界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方向。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从“追赶”到“领跑”,我们不仅建成了世界最现代化的铁路网和最发达的高铁网,更创造了“高铁里程世界第一,工程建造技术、装备技术世界领先”的最新成就,为民众出行搭建了更加便利舒畅的流动空间,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
“十三五”期间,不仅铁路网越织越密,铁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步稳蹄疾。从深化站、车厕所革命,到推出刷脸进站核验;从站车Wi-Fi全覆盖到手机订餐送上车;从“静音车厢”到电子客票……一系列便民利民新举措,聚焦民众“获得感、舒适度”,让“说走就走的旅行”越来越多。数据显示,2015年到2019年,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年均增长9.6%,高铁动车组旅客发送量约占铁路旅客发送量的70%。如此大体量的民众出行,考验铁路部门的智慧和服务创新能力。
不仅是服务上创新不断,铁路智能化进程同样令人自豪。据报道,在京张高铁、京雄城际等智能高铁建设中,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北斗定位、下一代移动通信、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正发挥更大的作用,实现高铁智能建设、智能装备、智能运营技术水平的全面提升。高科技水平的运用,背后是对民众“速度与质量”出行的回应。越是改革创新,越能兜得住民众满满的期待和幸福渴望。
近年来,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民众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人们更期盼一张织得更密更安全的现代化铁路网,提供更高效率、更高品质、更好保障的铁路服务。《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规划纲要》提出,到2035年,我国将建成服务安全优质、保障坚强有力、实力国际领先的现代化铁路强国。中国铁路网将达到20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铁约7万公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促进人员、货物等各类要素高效便捷流动,提升市场一体化水平。作为根植于大湾区的铁路大局,广铁集团肩上的责任更加重,如何布局城际铁路建设,如何在大湾区发展中发挥更强劲的作用,考验治理智慧和能力。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广深、广珠间1小时通达;粤港澳大湾区广深港澳与珠三角周边城市间2小时通达;相邻城市群及省会城市间3小时通达。未来,更为密织的路网,会让城市的地理空间更为弱化,双城生活变得更加平常。
可以看清的当下和可预见的未来,在祖国广袤大地上,铁路密布,高铁飞驰,不断改写中国版图的时空格局,也不断让流动中国更有速度,更有温度,更加温情。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