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飞天网评:消费扶贫月为农产品出山门进城门提质提效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8月28日上午就消费扶贫行动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九月是扶贫产品开始大量上市的季节。为进一步推动消费扶贫行动,扩大扶贫产品销售,激发市场消费潜力,营造社会参与氛围,国务院扶贫办等11个部门组织开展全国消费扶贫月活动,这既标志着消费扶贫行动的正式启动,也标志着消费扶贫工作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打赢脱贫攻坚战,“输血”不如“造血”。消费扶贫,集“输血、造血、活血”为一体,是社会各界通过消费来自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产品与服务,帮助贫困人口增收脱贫的一种扶贫方式,是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有效途径,更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的一个重要着力点。
我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一些贫困地区并不缺少优质特色农产品,但囿于交通、市场等因素,许多贫困群众会种不会销,深山里的“宝贝”卖不出去、卖不出好价钱。特别是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不少农产品销路受阻,只有用好消费扶贫这个关键一招,打通农产品的“出山路”,才能确保贫困群众持续增收、稳定脱贫。
让农产品走出“山门”,习近平总书记对消费扶贫多次作出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面对脱贫攻坚战和疫情防控阻击战双重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的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明确指示要开展消费扶贫行动。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相关的指导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28个部门印发了相关的行动方案,对开展消费扶贫,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具体安排,指向只有一个,就是要为农产品“出山”铺路架桥。
让农产品走进“城门”,步入脱贫攻坚收官之年,既要啃下最后的“硬骨头”,防止各种原因的返贫,又要不断激发贫困群众努力奋斗的潜在能量,持续增产增收。消费扶贫作为应对疫情、灾情的有效方式,作为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的有力举措,作为促进贫困地区长远发展的重要抓手,已经不再是简单的让农产品有一个“可销售的渠道”,而是培育新经济的途径,促进新经济的崛起,让农村共享城市发展成果,消费扶贫的温度只能升不能降。
让农产品顺畅“出山”,实践已经证明,只有坚持贫困地区群众发展生产增收脱贫与解决城市“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问题相结合、政府鼓励引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创新试点与建立长效机制相结合、消费扶贫与扶贫协作定点扶贫相结合、销售方式线上线下相结合,形成产销对接的好机制,才能让城市居民买到好东西、扶贫产品卖出好价钱、贫困地区培育好产业、贫困群众增收闯出好路子、社会参与有个好平台,确保消费扶贫模式走得更稳、行得更远。
让农产品便捷“进城”,事实早已昭示,消费扶贫,政府部门是“建筑师”“筑路人”,通过政府部门在贫困地区和消费市场之间架起更多的桥梁,在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打通制约消费扶贫的痛点、难点和堵点,就能为农产品“出山”“进城”提质提效,让消费扶贫展现出更加强大的生命力。开展全国消费扶贫月活动,就是要再点一把火、再添一把柴、再加一码力,在星火燎原中更多释放消费扶贫的巨大潜能,为搬走最后的贫穷大山、赢得脱贫后的美好生活凝聚不竭力量。(林伟)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