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飞天网评:坚持立农为农大力发展乡村产业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了《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这是我国首次对乡村产业发展做出全面规划。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引擎。《规划》立足立农为农,对一个时期乡村产业振兴作出全面部署,明确了乡村产业“抓什么”“怎么抓”等问题。落实《规划》,要坚持立农为农,大力发展乡村产业,助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坚持立农为农发展乡村产业,要引导更多资源要素向乡村集聚。没有产业,乡村就吸引不了资源要素;只有聚集资源,才能促进产业蝶变。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创新创业环境不断改善,乡村产业快速发展,促进了农民就业增收和乡村繁荣发展。但从总体上看,乡村产业仍存在产业门类不宽、产业链条较短、要素活力不足和质量效益不高等问题,亟须加强引导和扶持。当前,乡村产业发展面临难得机遇,主要体现在政策扶持力度加大,消费结构升级,科技创新加快,创业环境改善。要把握机遇,推动引导更多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资源要素向乡村集聚,助力农产品加工业进入发展新阶段,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大学生、科技人员、农村能人在乡创业,掀起激情创业、就业奔富的热潮。
坚持立农为农发展乡村产业,要提升乡村产业前景和发展空间。乡村产业内涵丰富,涵盖一二三产业、贯通产加销服、融合农文旅教。《规划》聚焦二三产业发展,重点对农产品加工业、乡村特色产业、乡村休闲旅游业、乡村新型服务业等二三产业进行重点布局规划。《规划》支持发展一批一村一品、农产品加工园、农业产业强镇,构建乡村产业“圈”状发展格局;提出培育返乡创业、入乡创业三支创业大军,形成以创新带创业、以创业带就业、以就业促增收的格局。要克服“乡村的产业就是农业”“农业的功能就是提供农产品”片面认知,进一步提升农产品加工业,鼓励和支持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中小微企业等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引导大型农业企业发展精细加工,推进农产品加工向产地下沉,并加快加工技术和装备的集成创新。推动乡村特色产业深度拓展,创响一批“乡字号”“土字号”乡土品牌。推进乡村休闲旅游业布局优化,突出特色化、差异化、多样化。
坚持立农为农发展乡村产业,要让更多农民分享产业增值收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亿万农民过上幸福美好生活,其发展成果由广大农民共同享有。《规划》强调,把二三产业留在乡村,把就业创业机会和产业链增值收益更多留给农民。要加快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乡村旅游、休闲康养、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坚持将乡村产业放在乡镇和村,把产生的效益、解决的就业、获得的收入留在农村,真正让农业就地增值、农民就近增收。要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小农户建立多种类型的合作方式,完善利益分配机制,推广“订单收购+分红”“农民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模式,让农民更多地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
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没有乡村的振兴,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各地要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责任心,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坚持立农为农大力发展乡村产业,让亿万农民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的新篇章。(徐向东)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